【风球冷知识】热带气旋命名:一时台风一时飓风,两者有何分别?
(原文取自天文台网页,大小标题、引言及内文,经过香港01编辑修订)
新闻或天气报告中往往会提及“台风”和“飓风”两个名词。究竟两者有何分别?
热带海洋上产生的气旋统称为“热带气旋”。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区性的名称(表一),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的“台风”、北大西洋的“飓风”和北印度洋的“气旋风暴”。
中文“台风”一词的根源众说纷纭,本文末段会有简述。有趣的是,台风的英译为“typhoon”,发音跟汉语的“大风”或“打风”类近。根据牛津英文字典的注释,“typhoon”一词在16世纪末出现,经葡萄牙人传入,可能源自阿拉伯语中的“ṭūfān”或希腊语中的“tuphōn”,意指“卷动的风”,也可能来自中文方言中的“tai fung”,即“大风”一词 (参考[1])。
依照世界气象组织的建议,热带气旋的分类是根据接近中心之最高持续风速。在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上,中心风速达到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风力较弱的热带气旋则归类为“强烈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和“热带低气压”。为了让市民对较强的台风提高警觉,天文台在2009风季开始将“台风”进一步分为三级,即“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中部及东部,“飓风”的字根源自中美洲的土语“huracan”,即“魔王”的意思。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划分,飓风再分为一至五级。一级飓风的一分钟平均风速介乎每小时119-153公里,而五级飓风的一分钟平均风速则为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2012年的飓风桑廸和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娜是当中较知名的例子,其最高强度分别达到三级及五级飓风。
“飓风”一词也有其它用法,用作表示某一地点的风力达到“蒲福氏风级表”上12风级的飓风程度风力,即是风速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表二及参考[2];香港天文台业务上采用了十分钟的平均风速作为指标)。香港在陆地上产生如此强劲持续风力的情况较为罕见,通常只会在台风中心于近距离掠过时出现,天文台也会在预料近海平面出现这般风力的情况下考虑发出十号飓风信号(图一),而阵风甚至可能显著高于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220公里。例如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期间,天文台总部录得的最高60分钟平均风速为每小时133公里,而最高阵风则达到每小时259公里。飑线或强烈雷暴也会为本港带来猛烈阵风,但受这些比较短暂的天气系统影响而持续出现飓风的情况却是十分罕见。
在世界上其它地方,高山地区是飓风风力经常出现的地方,而温带气旋或低压区也会间中带来飓风的风力。2011年12月8日,一股强烈的大西洋低压系统为英国北部带来烈风至暴风程度的风速,山顶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更达到飓风程度(参考[3])。澳大利亚塔斯曼尼亚的威灵顿山山顶经常受到大风吹袭,最高阵风风速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参考[4])。在美国及加拿大东岸,当地称为“东北风暴”的低压区也会引发飓风程度的风力和水浸事件[5]。
历史文献显示,古时“台风”及“飓风”的分别并不明确。参考“中国气象史”的记载[6],仍很难准确地断定中国气象史上何时开始使用“台风”一词。明代或以前的文献都是采用“飓风”,并没有使用“台风”。清代开始有文献以“飓风”来描述春季出现的短暂狂风,并以“台风”来形容夏季较为持续的强风。
香港方面,历史文献显示“台风”及“飓风”曾一度相通互用。例如从天文台于一九五零年出版的“本地风暴讯号资料册”(图二)可以看到当时十号风球的名称为“飓风或台风”讯号,表示风力将达到飓风或台风程度,风速每小时64海里(118公里)或以上。自一九六零代中期至一九七零年代开始,天文台统一采用“台风”作为热带气旋强度的分类,而“飓风”则用来描述某一地点所感受的风力。
参考资料
英国牛津字典(网上版)
2011年末冬季季初的风暴,英国气象局(英文网页)
澳大利亚塔斯曼尼亚威灵顿山的气候资料(英文网页)
Weatherwise,2010年5/6月(第86-87页,'Northeastern Nightmare')(英文网页)
中国气象史,温克刚主编,气象出版社, 2004(第280页)
原文:‘台风’与‘飓风’
作者:香港天文台吕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