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遇恶犬】训练师教勿转身逃跑 否则即被视作猎物追击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不少人在路上遇见恶犬,会因恐慌而立即转身逃跑,随即被狗从后追击。过去三年,本港狗只咬伤人的个案每年平均多达1,400宗至1,500宗。有犬只专业训练师“教路”,当狗见到人转身逃跑,会视其为猎物追捕,所以大家遇到恶犬,记紧冷静面对,放慢动作靠边离开;亦不要在狗只面前胡乱挥动雨伞、棍等,而狗亦能凭人的声音辨别情绪,愤怒大叫可震慑狗只暂缓攻击行动。

Lewis指,当面对狗拦路时,人要放缓行动、靠边移动,并正面监视狗的状况,及切勿再向其地盘方向进入。(梁鹏威摄)

本港有不少政府部门、机构需作家访工作,香港邮政反映,前线邮差在派信期间,亦时常遇到狗只“阻挠”,职业安全健康局提供有关预防被狗只咬伤的课程。不过,当中的预防知识,普罗大众亦可学习“傍身”。

有逾廿年犬只训练经验的职安局客席导师沈伟志(Lewis Sum)就指,狗只的不友善特征,包括全身竖起、咬牙切齿,很恶吠叫,或内弱狗只会“呜呜”戒备,“主动性强的狗会竖起尾巴、耳朵,眼睛望住人,属于大胆进取的戒备;亦有狗是夹起尾巴不敢望人,眼睛不停瞄、闪缩,易令人掉以轻心,但牠们属于恐惧型攻击,撕咬起来更疯狂。”

他又指,具主动性攻击的狗只,会吠叫、尾巴摇摆速度快,当其吠叫声变得缓和,发出“呜呜”或间隔缩短,尾巴缓慢垂下及毛放松,才代表狗只开始放松。Lewis认为,狗咬人均是由原因,“狗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通常是人做错行为,令牠觉得有可疑需要攻击,如进入其地盘等。而狗向人冲来时,一旦人转身走,会被视为猎物,引发狗只追击、撕咬。”

狗只的不友善特征,包括全身竖起、咬牙切齿,很恶吠叫。(梁鹏威摄)

防狗咬伤贴士

1. 与狗对峙期间,人不应站在路中间

Lewis指,大部分狗只作背后攻击,向人冲来会咬屁股,故人进入狗的范围后,要放缓行动、靠边移动,并正面监视狗的状况,及切勿再向其地盘方向进入。

2.切勿手持物品在狗只面前挥动,如雨伞、棍等

Lewis表示,挑衅性动作,会令狗只来视其为敌人,“如行山人士拿行山杖发出的声响,会令狗反应会很大,应该放在身边,不要吓到牠们。”

3.狗不懂听人的声音,但能辨别当中情绪

Lewis指出,人的愤怒、凶恶声音,可震慑狗只暂缓攻击行动。

4. 眼神不能流落出对狗的恐惧

大部分人见到狗冲来时,四目相对相对更是害怕,Lewis表示,人的眼神自然会飘散,找逃避地方或找人帮忙,“眼神不能飘的太厉害,亦不能正视狗,否则会令牠不安,相反要监视牠的动作,态度上不能令牠知道人在惊。”

5.遇到狗只先找安全点,即较高位置

Lewis说,高位不易令人受到狗袭击,如在马路上,可选择跳上车顶;山路上爬树避咬,或靠近门闸可阻扰狗只冲出来。

6.人蹲下拾东西,或可阻吓流浪狗接近

Lewis表示,流浪狗因时常被人赶走或掟东西,故市民在危机情况下,可扮蹲下拾起东西,“牠们知道有人要拿东西掟,或者会走。若知道当地多流浪狗,可以准备雨伞作阻挡、驱赶等。”他强调,虽然流浪狗甚少与人对峙,或纠缠徘徊,但市民亦不应向其作出挑衅。

职安局高级顾问许家友表示,政府部门或其它机构人士,若需要上门做家访或送件等,可婉转表达绑好狗只的必要性,切忌向狗主直言:“我好惊你只狗。”(梁鹏威摄)

邮政与职业安全健康局早前举辨“如何避免在工作中被狗只咬伤”课程。职安局高级顾问许家友举例,快递员如需上门签收邮件时,应先留意附近环境以判断屋内有否狗只,如狗吠声、门口放置狗绳或狗屋等,及后与屋主沟通先将狗只约束好,才开门签收,“人应该站在开门的相反位置,看到屋内情况,以防有狗冲出来。正常受过训练的狗只,未必会跟狗主行出来,但好多时候狗主走到哪里,狗也跟随。”

背靠墙坐  揹包、椅放中间档狗

他指,到访者入屋后要时刻保持警惕,并选择坐背靠墙壁、面向望到狗只被约束的地方,同时用揹包和椅子放在路中间,以作不时之需的阻挡,“有东西跌在牠附近,不要立即拾起,容易刺激狗追捕本能。牠见到跌东西,以为是给牠玩的东西,牠未必喜欢与人分享,甚至误以为是抢东西,所以跌东西后要慢慢拾起,或等牠走开才做。”

他亦建议狗主在安置狗只时,应留意狗屋或笼的闸门是否关好,狗带绑在牢固支架上,平时也需给予狗只正向训练,有效控制其行为,出街时也可绑好狗带,避免其跑走等。

邮政与职业安全健康局向前线邮差提供“如何避免在工作中被狗只咬伤”课程,向邮差教授预防被狗咬的知识等。(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