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文胆分析黎明如何战胜“关公”:无技巧 赢诚恳

撰文: 林璐菁
出版:更新:

黎明演唱会风波引发全城关注,惟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单人匹马便解决了牵涉数千名歌迷的大型公关灾难。有网民笑言“关公终于可以唞下”,亦有人将事件与持续发酵的特首“行李门”风波相提并论,连《成报》今日(29日)的社评也大赞黎“处理危机的技巧,尤胜一些公关及政商人士”,更着从政者好好学习。曾任前特首曾荫权“文胆”的资深传媒人刘细良分析,黎明只是做回一个正常人,惟近年不少高官以虚假态度、诿过于人,甚至“唔take Q(不回应记者提问)”等手法面对危机,才令公众如此激烈反弹,“这个年代,愈讲得天花龙凤,愈令人讨厌。”

《成报》社评分析黎明演唱会风波,大赞他处理危机技巧,更胜一些公关及政商人士。(网上图片)

黎明于事件发生后,立即在现场用“大声公”公布事件,又先后拍摄3条分别仅片长数十秒的短片,简单交代事件缘由,再承认责任,着公众不要斥责政府部门,并通知大家最新发展,赢得舆论一片掌声。综观演唱会风波发生后的网上留言,粉丝们鲜有批评,反叫黎明“加油!”、“不要自责!”、“继续支持你!”除此之外,亦有不少网民留言称“你不是689,无办法”、“黎明不是姓梁,否则就可特事特办啦”,借以讽刺被质疑因行李问题而滥用特权的特首梁振英一家。

刘细良:简洁交代 态度诚恳 无诿过于人

刘细良分析,黎明用最简洁的方法交代事件,态度不但诚恳,亦无诿过于人,“他无‘赖’人,向公众澄清不关食环署的事,态度诚恳,而不是发新闻稿,不断转换subject(主语),见到记者又不take Q(回应提问),反而直接拿着大声公,面对群众。”他续称,以往官场有不成文规定,官员发表言论后均要回答记者最少3条问题,而不是“讲完就走”。惟近年由特首,以至不少高官,态度虚假、诿过于人,甚至连记者提问也不回应,黎明的正面教材,怡好激起公众死穴,即对高官处理危机态度的不满。

“行李门”事件激发二千多人到机场集会。(资料图片)

社交媒体激化公关灾难 宜“back to basic” 有错就认

近日不少高官卷入丑闻,包括梁振英一家的“行李门”事件,以及新任平机会主席陈章明连番失言及失实回应等,刘细良认为,现时不少高官仍停留在“pre-社交媒体”年代,以为危机处理可“以日计”,但其实现时已发展至“以分钟计”。他指自己担任政府官员的年代(即曾荫权年代),仍可“算过、度过”,找新闻官统一“line to take(回应口径)”、将新闻稿写到滴水不漏,才向公众、传媒回应事件,“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因应社交媒体出现,不少丑闻、风波一被报道,便会迅速流传,再由网民、网上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极速定性舆论取向,而不是如以往般由传媒塑造,“以往一人一脚的情况不会如此快出现,第二朝才由郑经翰在电台‘开波’,夜晚李慧玲再踢多脚。”

他又透露,以往政府官员或会于危机出现后,先发新闻稿,再致电数间报馆的记者交代详情,以掌握传媒对事件的定性,惟现时主要攻击者是网民,“都不知道是甚么人。”因此,任何技巧也再无用处,要“back to basic”,有错就认,不要说谎,而不是不停辩驳,再给予机会网民寻找漏洞,“(行李门)一件事,怎烧一个月?是因为(特首)不停添加燃料。”而现届政府当中,刘指运输及房屋局长张炳良处理危机时的态度相对诚恳,包括高铁、南丫海难及铅水等事件,也绝少见他诿过于其他部门,即使近期的“行李门”事件,他也促机管局向自己提交报告,将责任“揽上身”,“像回一个正常官员。”

张炳良近年先后就铅水事件、高铁超支道歉。(资料图片)

不能不停道歉 “否则觉得你渣”

惟前“一哥”、警务处处长邓竟成曾因多次道歉而被讥为“sorry sir”,若要避免道歉后却落入尴尬局面,刘细良认同不能不停道歉,“否则便会觉得你渣。”他认为,从政者要因应事件严重性,在短时间内判断是否需要道歉,若有需要,便在合适场合,配以恰当态度道歉,譬如立法会、记者招待会等,而非在一片欢欣的公关场合“扑咪”,“很多官员也不再主动到立法会回应,反而在出席公关活动后再‘扑咪’,其实不太合适,(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就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