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曾逼两岁女练琴6小时 终醒觉让子女自选 只盼留开心回忆
时兴“赢在起跑线”,11岁的小六女生卢梓筠,在妈妈的“悉心栽培”下,婴儿期已频听专为婴儿而设的古典音乐,至两岁时已开始上音乐班、学钢琴;6岁学大提琴、9岁学声乐,现已参加了3个乐团、师承4个唱歌老师、1个大提琴老师......然而,令梓筠最印象深刻的并非多年来获奖无数,却是两岁半时坐足6小时练琴的经历;她亦曾因练琴与母亲闹不和;过去十年,她的时间表长期排得满满,而她最喜欢的却是睡觉。面对这一切,母亲卢太终发现,强硬手段未能令女儿爱上音乐,更破坏母女关系,唯有让女儿自选喜爱的方向发展:“希望将来她记得妈咪跟她周围去比赛,希望是开心的回忆!”
11岁的时候,你忙著做什么?打电动?还是追看卡通片?11岁的小六女生卢梓筠,忙著在音乐世界中打转,她能在舞台上独唱古典音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过去十年,她的生活渗透了音乐,时间表长期排得满满,她笑著告诉记者,睡觉是她最大喜好。母年花20万元栽培女儿 女:被逼练琴比夺冠深刻
或许是儿时未圆音乐梦,卢太一直致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培训、最多的机会,不惜以数千元时薪聘请名师,连同补习及学费,每年在女儿身上花费约20万元,只希望她获得最好的指导。
悉心栽培下,梓筠多次获奖,但她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不是获奖的喜悦,而是两岁半时被逼练琴的经历:“小时候被逼坐在钢琴面前超过6小时,一直练到凌晨两、三点,只记得此事,都不知当时自己怎撑到6小时,我现在坐不到,如果再被逼坐在琴前,我会找方法逃走。”
卢太坦言,自己做事认真、要求高,当时无想到自己的要求,对年幼的子女而言是压力:“可能我不懂处理…会问点解她这样笨,有甚么理由做不到?但我忘了她只有两岁多、三岁,可能是我不对。”
强逼只会破坏关系 母改以软性方法、潜移默化令子女爱上音乐
直到儿子坚拒练习,大女儿开始抗拒练钢琴,自己紧张得身体出问题,卢太渐渐明白,强逼效用短暂,冲突不断只会破坏关系,“最好的方法不是强逼,而是令她多接触及认识,潜移默化令她爱上音乐。”于是她努力修补亲子关系,一改强硬作风,让子女自选喜欢的乐器集中发展,亦帮女儿转读有乐团的学校,让音乐成为女儿的“嗜好”、“游戏”及“娱乐”。
卢太不再强逼子女长时间练习,只要求尽量每天练琴半小时:“不用一日弹十几、二十小时,最重要是练得好,有精神及心机去练。”而接载子女的车上仍然长期都播放著古典音乐:“你平时播给她听,她不会听,反而在玩手机,但你在车上播,她一定要听。”
在熏陶下,梓筠爱上了大提琴及唱女高音,未足12岁已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包括在第70届香港学校音乐节的大提琴独奏高级组夺得季军、2017年的台湾文化杯音乐大赛“声乐比赛”中取得第一名。
母放下事业全天候陪伴 任“司机”、“秘书” 只盼女儿留下开心回忆
成功背后,梓筠牺牲了不少玩乐及轻松的时间,一星期七天的时间被编得密不透风更是常态,功课每每夜半始动笔。访问的其中一天,梓筠为了独唱表演而准备,学跳舞至晚上十时多,被问到会否有下一站时,本来累得没精打彩的她笑言:“无嘢学啦!(晚上)十点无人得闲啦!”被问到最爱做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瞓觉!可以有充足精神。”
接送子女 每日驾车来回12次
为全心陪伴女儿,卢太近两年毅然放下事业,成为“廿四考妈妈”,担当三个子女的“司机”及“秘书”,四出为女儿寻找合适的导师、乐谱,研究及报考比赛等。活动一项接一项,女儿累,妈妈亦不轻松,最高峰卢太每日要驾车来回达12次,但她却认为非常值得:“因为她踏入青春期,我觉得要多花时间陪她,令她有家庭温暖,这两年对小朋友而言是好重要的,我想陪著他们。”
现在卢家气氛和谐,梓筠不但爱上音乐,更认为聆听古典音乐有助舒压,甚至主动自学从前抗拒的钢琴,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在音乐方面发展。
卢太说,除了希望女儿成为一流的音乐家或演唱家,更希望女儿保留开心的回忆:“希望将来,她记得妈咪跟她周围去比赛,希望是开心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