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闻
娱乐
最平酒店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更多
港闻
  • 社会新闻
  • 突发
  • 政情
  • 楼市租金
  • 侦查
  • 教育
  • 深度
  • 香港经济
  • 天气
娱乐
  • 即时娱乐
  • 电影
  • 众乐迷
  • 高清相片下载
最平酒店
  • 深圳特价酒店
国际
  • 即时国际
  • 环球趣闻
  • 国际分析
  • 世界专题
  • 纪实影像
生活
  • 教煮
  • 亲子
  • 宠物
  • 教育职场
  • 好生活
  • 网购攻略
科技
  • 实用教学
  • 数码生活
  • 游戏动漫
  • 网科3.0
  • 摄影专区
中国
  • 即时中国
  • 大国小事
  • 北上广东
  • 艺文中国
  • 中国观察
  • 台湾新闻
体育
  • 即时体育
  • 跑步行山
  • Jumper
  • 武备志
  • 动感影像
01深圳
  • 深圳好去处
  • 深圳新闻
  • 深港发展
  • 人物专题
经济
  • 财经快讯
  • 投资理财
  • 地产楼市
  • 专题人访
观点
  • 社论
  • 全部
  • 01观点
  • 01论坛
  • 01专栏
健康
  • 健康Easy
  • 医师Easy
  • 医美Easy
好食玩飞
  • 食玩买
  • 旅游
  • 活动好去处
女生
  • 穿搭笔记
  • 美容手帐
  • 知性女生
  • 谈情说性
热话
  • 热爆话题
  • 开罐
  • 研数所
  • 影像热话
艺文格物
  • 一物
  • 艺文
  • 哲学
  • 第二身
  • 扭耳仔
  • 摄影界
社区
  • 社区专题
  • 18区新闻
  • 隐形香港
  • 纪实影像
教育
  • 中小学校园
  • 教育发展
  • DSE专区
  • 专上教育
  • 海外升学
  • 深造进修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繁 | 简
港闻娱乐最平酒店国际生活科技中国体育01深圳经济观点健康好食玩飞女生热话艺文格物社区教育
新闻总览
港闻
娱乐
最平酒店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1. 港闻
  2. 社会新闻

【保育皇都戏院】皇城大江大海 邓丽君初试啼声 董家菜名厨豹隐

撰文: 潘安奇
出版:2016-04-18 12:00更新:2025-02-11 16:25

1959年落成的皇都大厦,在那个年代可谓不负“皇者之都”的美名。怀缅过去,大厦坐落于市中心,住户少而密度低,底座是包罗万有的商场,更配备富丽堂皇的电影院,套用现时的标准,绝对称得上是真豪宅。一座皇都,内藏大江大海。17岁的邓丽君,初踏台板,在这里留下了甜蜜的歌声。台湾人到过皇都,就会赞叹:“这里是东方之珠呀!”大隐隐于市,这里的居民,包括“董家菜”的创办人,曾为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做饭。韶华已去,2016年的今天,这座建筑物除了呎价依然风光, 它的艳丽史却越来越少人提及。跨四代住户的第二代、三十多年住客董太太向记者诉说她心目中的“皇者之都”。

闹市中朝向英皇道的皇都戏院。(潘安奇摄)
皇都戏院在昔日是情侣的拍拖胜地。 (潘安奇摄)

“以前的北角,等如今天的铜锣湾”

皇都大厦距离地铁炮台山站仅五分钟路程,“下一站”,就是天后。今天,百德新街的爱侣,逛的是时代广场及翡翠明珠广场,当年,时髦情侣爱结伴到皇都戏院,看一出不便宜的戏。那些年的新都城、国都及皇都戏院,是著名的“蒲点”,当中最豪华的必数皇都。据董太忆述,要进皇都看戏,十多元票价是基本入场费,实属奢侈之举。

皇都戏院的前身为璇宫戏院,曾经播放过不少经典外国电影及香港电影,而且它具备旧式戏院的重大特色——有舞台作音乐及戏剧等表演。然而,曾经风光一时的皇都戏院在1997年关闭,继续在上址营业的是一间桌球会。它仍然是现存战后戏院中最旧的戏院建筑,也是现时港岛区最旧的戏院建筑。

皇都大厦商场入口众多,居民须循商场通往大厦电梯口。(潘安奇摄)

现代商场先驱

皇都大厦商场占地宽广,入口众多,走廊四通八达,方便人潮穿梭。据称,商场三层都设有连接戏院的扶手电梯,当年是现代商场设计的表表者,难怪董太太提起即流露骄傲之情:“我们大厦下面呢,好大个空间呀!很多卖衫呀,是个好商场来的!皇都就是帝皇之中的‘皇’呀!是最好的!”

皇都建筑也是本地难得的建构主义建筑。

邓丽君的甜蜜蜜第一次

宝岛歌后邓丽君,17岁随台湾凯声综合艺术团初来香港,首次接触的舞台也是皇都。董太太如此形容:“我们楼下很兴旺!我们来的时候,1979年来的,楼下最早的是邓丽君!第一次唱歌!刚刚起的舞台,一个国都,一个皇都,都是看电影的好地方!当然,是皇都大很多啦!”

皇都戏院见证了台湾之星与港人的交汇,背后原是一段两岸三地的关系纠缠。董太太续说:“以前很好的,台湾人到了中国后,要经香港才回家,一走到了(启德)机场,他们全部人都鼓掌!台湾人到了香港,不禁说,哎呀,真是东方之珠呀!真的很靓呀!”

【保育皇都戏院】四代“皇民”:戏院完成使命 荒芜多年应改建国际组织关注清拆皇都戏院 恐失全球独一无二的戏院建筑学者:皇都戏院受Le Corbusier风格影响 值原址保留【保育皇都戏院】半世纪洋服店30年焗发机 留住五十年代小上海
董太太1979年从扬州来港,从此扎根于皇都大厦,属家族四代住客的第二代。(洪琦琦摄)

食在四方——“小上海”做私房菜

大量的南漂移民,使北角曾有“小福建”及“小上海”之称,再加上洋人的影响,也使本地人的口味更多元化。董太太的丈夫董先生,就是著名“董家菜”的创办人,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也曾经在家乡扬州吃过这名同乡煮的菜。据董太太所言,他们离开家乡后,是在香港这片土地挨出头来,把家乡菜发扬光大,那次宝贵的经验,颇有衣锦还乡之味。

同是扬州人的江泽民也亲尝过“董家菜”的滋味,董先生把合照珍而重之地裱起,挂在客厅当眼处。(潘安奇摄)

董氏夫妇居住的皇都大厦3房单位,便曾经是这档驰名中港私房菜的据点。外来人想要在港打拚新一片饮食天地,把外地口味攻入本地人的心,实在不易。他们曾经在柴湾冒险开设“无牌档”,幸好那区某报社办公室在附近,有记者尝过其滋味后赞不绝口,报道后生意节节上升。

然而,舖租不断上涨,只有在家做私房菜,才不用付租。当年,董先生的父亲用数十两黄金,把这个皇都单位买下(那时候不必一定付现金)。于是,董太太“把全副装备都捧回来”。一直到现在,年事已高的两老,菜虽早已不做,昔日款待食客的客厅已被大床占据,但两个大圆桌的桌面,还是被他们珍而重之地保存在单位内。

皇都大厦分为南座及北座,两幢大楼隔着阔落的天井,于现时的大厦建筑而言,可谓十分罕见。(潘安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