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去年内地客创近五年新低 拟接驳“一桥一铁”吸客
香港迪士尼乐园今(20日)公布2017年度业绩,旺丁不旺财,连续第3年蚀钱。虽然入场的宾客总人次增加3%至620万,但当中原属乐园最大客源的内地旅客,期内比率跌至34%,创近五年新低,比2016年度少 9万人次入场。乐园行政总裁刘永基表示,将以受欢迎品牌产品推动收入及人场人次,随着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铁两大基建于今年内开通,已成立专责小组研究如何吸客,初步构思与跨境巴士公司合作,直接载客由珠江西面到乐园,又研究设接驳巴士往返高铁西九龙站,利便内地旅客入园。
亏损3.45亿元 向华特迪士尼支付近6000万管理费
香港迪士尼乐园业绩连续三年“见红”,2017年度录得51亿元收入,同比升8%,虽为历年第二高,但因多项新设施及新酒店启用而引致折旧和营运开支,及扩建项目折旧影响,净亏损由去年1.71亿元扩大一倍至3.45亿元,为2011年以来蚀钱最多。而“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有9.14亿元属正值,增幅亦是过去5年最高,但按协议仍要向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支付6.5%管理费,即约5,941万元。
刘永基指出,去年新开的“铁甲奇侠飞行之旅”游乐设施及第三间酒店“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开幕,营运成本上升及折旧增加,连同扩建项目的折旧,今年为最多。不过,他表示随住早年落成的设施折旧逐渐完结,未来数年的折旧不会如今年般高,预料会平均分摊5、6年。
内地旅客比率及人数均跌
随住本港旅游业逐步转好,去年整体访港旅客同比升3.2%,当中内地客升3.9%,亦带动迪士尼的入场人数回升。乐园去年录得总入场人次达620万,同比升3%、增加约10万人次,其中本地客占41%,内地客和国际客分别占34%和25%。
过往内地旅客为乐园最大客源,由2010年至2015年期间,内地客占整体客源逾4成 ,以2014年业绩最佳,内地客已占48%,即约360万人次,其后内地客逐年减少,不再占乐园客源最多,2017年内地客比例同比跌2个百分点、减少近9万人次,至210.8万人次,创近五年新低。
去年9月截数 近月内客旅客明显增长
刘永基解释,去年整体内地访港旅客有上升,但乐园的财政年度由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内地客人数于去年下半年才有改善,黄金周及农历新年均有双位数增长,而北方旅客习惯长假期外游,广东省旅客则多于短假期出游。
期望港珠澳大桥及高铁带来新客源
刘永基对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铁将于年内通车感到“兴奋”,认为新基建落成可吸引不同客源,惟暂时未能估计人数增长,已成立专责小组研究交通运输安排及产品优惠推广,会与政府商讨提供跨境巴士、接驳巴士等服务,方便游客直接到乐园。
他指出,通车后内地客来港时间大幅缩减,如以往由珠江西面来港,要绕经广州,单程便花4小时,改行港珠澳大桥后,只需1小时。他透露曾参观高铁西九龙站,大开眼界,“全世界最大高铁网络,以香港作终点!”故此,未来会研究增加内地客源。
酒店入住率跌10个百分点
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思荣认为,入园人数连续两年下跌后有轻微反弹是“好现象”,相信其后每年推出新项目,人数将会上升,期望5年内达至800万人次,以创造条件启动第二期发展。不过,他指出本地客源占比例超过4成,其年票及优惠较多,令收益不及内地和海外旅客,故乐园需把握港珠澳大桥及高铁开通,发掘广东省周边客源,如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
乐园去年新开第三间酒店,令客房供应增加75%至1,750间,尽管房间整体销售量增加16%,但三间酒店的整体入住率跌10个百分点至69%。姚思荣表示,本港去年酒店入住率普遍超过8成,而迪士尼酒店总体表现由过往入住率9成跌至近7成,情况有待改善。他续指,票价方面不能忽视上海迪士尼的竞争,故不宜频密加价。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则表示,迪士尼乐园对内地华南、东南亚和台湾市场客人极具吸引力,建议政府可考虑资助两个主题公园,以半价入场费,吸引更多内地及海外游客入园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