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打机】政府推动电竞新产业 卫生署:不要忽视打机健康风险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电竞热潮席卷全球,港府力推发展,不过卫生署调查发现,近年沉迷打机有年轻化趋势,日花逾3小时上网的小学生,由2014年占受访者3.2%,增至去年的13.1%。卫生署指,留意到电竞风盛的国家中,社会上打机成瘾的问题个案亦随之增多,呼吁本港发展电竞业的同时,勿忽略其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又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唔好自己沉迷打机,又走去叫仔女唔好打”。

卫生署分别于2014及2017年进行“使用互联网及电子屏幕产品”调查,合共访问3902名小、中学生及家长,结果显示,去年共有53.1%小学生反映相关智能产品导致与父母争执,与2014年相比,增加11.5%;亦有69.3%中学生因打机上网与父母闹交,较2014年增加6.6%。

调查又发现,过去一个学年,分别只有8%及4%小学生及中学生每日累计60分钟以上运动,合符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去年日花逾3小时上网的中学生则有33.9%。

卫生署调查发现,去年日花逾3小时上网的小学生及中学生分别占13.1%及33.9%。(陈淑霞摄)

卫生署社会医学顾问医生(学生健康服务)钟伟雄指,手机及电子产品普及,学童容易接触电子游戏,卫生署辖下学生健康服务中心所接获个案中,有就读小四的学童日花3至4小时上网,曾相约网友见面,更因沉迷打机导致废寝忘餐,自信心偏低;亦有小六学生酷爱血腥电子游戏,与父母屡现争执。

对于近来大热的电子竞技(E-sports),他留意到本港有意推动其发展,认为电竞虽属规范化比赛,但亦会催化社会打机文化,“咁电竞都系打机嘅一种,你要入到电竞,先要打机,亦都要花时间练习。”他指,海外不少电竞业蓬勃的国家中,洐生不少因打机而成的问题个案,他认为港府推动电竞业时,应将打机造成的健康潜在风险纳入考虑之列。

他又指,学童打机年轻化不容忽视,家长应留意子女情况,呼吁家长以身作则:“你父母自己都打机,咁叫小朋友点样唔好打机呢?”他又指,性格内向的学童,以及与家长关系欠佳较有倾向沉迷打机,他建议家长可鼓励子女多发展其他课余活动,取得平衡,亦可与子女约法三章,订立上网规条。

卫生署先后于2014年及去年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打机上网倾向增多。(陈淑霞摄)

他又提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建议将“游戏障碍”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换言之日后打机成瘾或成一种疾病。他阐释指,“游戏障碍”包括对游戏失去自制能力、严重影响个人、家庭、社交生活等,并持续最少12个月,卫生署将密切跟进发展,并推出相应措施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