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本港空气监测站不足 学者倡增监测站、提供实时资讯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香港空气质素较过去10年有改善,惟仍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水平。有本地学者认为,本港空气监测站数量不足,收集资料未够详尽,正研究借鉴外国技术,监察及搜集不同地区的空气质素,期望未来政府可增加数百个空气监测站。

香港空气污染严重,有本地学者期望未来可增加数百个空气监测站。(资料图片)

第5届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论坛今(20日)举行。香港过敏研究所成员梁宗存医生指,本港过往有报告显示,悬浮微粒PM2.5每立方公尺上升10微克,呼吸性疾病患者求诊个案会增加1.6%,而空气差对过敏人士如鼻敏感者,影响尤为严重。

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学部教授刘启汉指,本港自2007年起雾霾天气逐年减少,空气质素有所改善。不过,他认为现有的16个空气监测站,包括3个路边监测站,分别于中环、铜锣湾及旺角,数量不足,令区域性收集的数据及提供详情不充足,建议未来再增加数百个监测站。

第5届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论坛今日举行,探讨空气质素问题。(李慧妍摄)

冀引入个人化实时空气监测

他指出,外国已有个人化的实时空气监测仪器,可利用手机、运动装置等显示使用者身处位置,以及附近街道空气污染的情况,认为本港可引入相关技术,更详细收集各区地方空气情况,“希望将来做到预测性,具体至风向、街道、空旷地方情况,给市民选择如何前往目的地,从而避开污染严重地方。”他期望政府在3至5年内,可应用适合本港使用的监测技术。

他又指,高楼林立虽影响空气流动,但大厦若安装抽空气的过滤器,有助缓解室内、外空气情况。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Christopher Frey表示,香港部分监测站远离居民住宅,未能更全面反映居民会接触到的空气质素。他举例指,元朗的空气监测站竟设于大厦天台上,质疑会否有市民住在天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