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一石激起千重浪 23条立法掀序幕? 料2021年后风起云涌
《香港01》昨日独家报道北京酝酿23条立法卷土重临,目标争取在林郑月娥首个特首任期内完成,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在港出席《基本法》研讨会时主动提及香港仍未就23条立法,不良影响有目共睹,被指为这项极具争议性议题鸣锣开道。港府最终会否接下这个艰巨任务,仍存在未知数,但倘真为23条立法,综合政界人士分析,最大的可能性应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之间进行。
一直以来,政府考虑推出具争议性政策时,均会考量不同因素,包括受立法会选举周期影响。例如2012年,政府在中小学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激起教师、家长及一众市民担心孩子被“洗脑”,随之而来的“反国教运动”席卷全港,不同团体接连举办联署、街站、游行集会、绝食,更促成“学民思潮”等组织的诞生。当年,港府企硬落实国教,惟反抗声随著9月开学日逼近而越来越大,在9月下旬立法会选举的考量下,9月8日傍晚,即立法会选举投票前一天,时任特首梁振英宣布撤回三年内推行国教的死线,容让办学团体及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开办。当时有不少意见认为,政府“跪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正是选举投票日逼近,建制派在国教事件下备受压力,北京忧虑建制派会在选举中惨败,因此逼于无奈来个“急转弯”,匆匆将国教“回收下架”。
将时间线稍稍往前推,2003年港府力推基本法23条立法,引发数十万人在7月1日上街抗议,不仅导致时任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在民意压力下辞职,建制派在同年区议会选举亦惨遭滑铁卢,仅仅赢得参选席位的三成,重挫之下,时任民建联主席曾钰成亦要辞职。
李飞今次的一席话,再次为23条立法工作掀起波澜,惟政圈估计,在2020年9月下届立法会选举前,亦不会出台,以免拖累建制派选情;另一边厢,目前政府工作的“档期”排得相当满,高铁“一地两检”和《国歌法》的立法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亦不适合在这段期间再推23条。
换言之,23条立法工作料会迟到2020年秋天后方有机会出台,而特首林郑月娥的首届任期至2022年6月底止,这段期间,将是23条立法的“潜质期”。有建制派人士认为,用两年时间推行23条立法虽有点“仓促”,但现时北京的态度已有别于2003年,很难估计其手法,两年完成立法并非不可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