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公屋封顶论非林郑首创 15年前房屋政策“隐藏第十招”
特首林郑月娥接受传媒专访时提出公屋封顶论,表示公屋数量由现时约76万伙增至80万伙已经足够,未来会将资助房屋重点转向绿置居。其实这个构想,并不是林郑首创,而是15年前,港府房屋政策的“隐藏第十招”。
15年后的今天,林郑月娥又再旧事重提,相信是政府内部评估过后,15年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今已经有解决方法。不过实际上,公屋封顶论却忽略了两个现实难题,政府硬推绝非明智。
延伸阅读:公屋数目封顶?林郑月娥:80万伙已够照顾基层 房策非迫人买楼
公屋数量封顶 董建华年代的构想
其实公屋数量要封顶,在政府内部已经酝酿了十几年,并非在林郑上任后才“从石头爆出来”。话说在2002年的时候,当时香港经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科网泡沫爆破、911事件等连环打击,而楼价插水更令香港伤上加伤,在百业萧条、民怨滔天之下,当时获得时任政协副主席霍英东振臂一呼“我挺董”而得以连任特首的董建华,新一届任期开始之后便著手推出连串救亡措施,“搞活地产市场”更是重中之重。
而其中一招重招,就是2002年11月推出的楼市“孙九招”,亦即时任的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公布取消定期卖地、停建居屋、叫停两铁(地铁和九铁)住宅项目、公屋则由需求主导维持三年上楼等九项措施。但当年的九项措施之外,孙明扬仍有隐藏第十招留中不发,就是将公屋数量封顶。
延伸阅读:未来5年公屋供应量远低长策水平两成 明年推4400个居屋单位
“孙九招”的隐藏招式 政府图退出房屋市场
当年政府备受财赤困扰,假如还要向房委会注资数以百亿元计,支持其建屋计划和日常营运,实在相当吃力。加上在数码港、八万五等“计划经济”项目遭受挫败之后,当时的社会气氛是希望政府回到“小政府”角色,设法将一些政府功能市场化,而政府彻底退出房屋市场,将住屋需求尽量由市场解决,就是当年公屋数量封顶构想的大背景。
根据当年孙明扬的讲法,当年的公屋数量大约有60万伙,在可见的将来会继续维持3年上楼的基本承诺,但假如在一个“较长远的将来”,公屋建屋量到了一定的规模,而每年迁出的户数,已经足以满足公屋轮候的需求,就可以将公屋数量封顶,稳定在某一个数量之中,形成一个流转循环机制。
延伸阅读:焕然壹居楼王售逾1205万元 呎价1.8万 明年居屋呎价势破万
公屋流转成为难题 林郑以绿置居拆招
只不过,这个构想一搁就是15年,并非无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促使更多人迁出公屋、腾出单位。当年政府曾经想过以现金津贴的方式资助市民到私营市场租楼,但由于争议太大,最终作罢;而另一方面,长时间停建居屋亦中断了置业阶梯,后来虽然复建居屋,惟供应量却非常有限,到了梁振英政府,又以确保私人住宅供应为优先,居屋建屋量一直都不达标,遑论形成当年所想像的公屋流转循环。
到了林郑上台之后,资助房屋政策的重点就是设法为公屋流转的问题寻找答案,她的方法就是透过绿置居,先向一些经济能力较好的公屋户提供诱因,让他们主动交出公屋单位,腾出的公屋就重新编配给轮候人士,形成资助房屋的流转;另一方面,透过绿置居成功“上车”的市民,则有更多本钱向上流动,购买居住环境较佳的二手居屋或私楼,形成私人住宅市场的流转。
延伸阅读:【拆局】长策目标渐行渐远 建屋承诺变空谈 王坤:政府早有预谋
林郑旧事重提 恐忽略社会新形势
而林郑选择在这个时机重提这个构想,相信亦因为房屋资源运用的问题。据熟知有关政策的政府人士指,政府发现近年的公屋总供应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居住在公屋的总人口却没有显著增加,最近几年都维持在约二百万的水平,当中或反映公屋兴建得愈多,只是变相鼓励了现有公屋户透过分户等方式分一杯羹,因此投放再多的资源兴建出租公屋,对解决住屋问题的作用可能低得不成比例,而将公屋数量封顶,将资源兴建更多绿置居,反而有助盘活沉淀了的出租公屋资源。
这个构想,在理论层面似乎很理想,但实际层面却仍存在不少疑问。一方面,因为本港总人口仍处于一个增长状态,据估算,将由目前大约739万人,增至2043年822万人的顶峰,不但未来二十多年仍会有83万新增人口的居住问题需要解决,而由于本港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单程证人士,但目前的客观情况,是单程证人士不少都属于社会的中下阶层,他们对廉价住屋的需求相对殷切,假如出租公屋数量在短期内封顶,如何应对未来十多二十年不断增加的租住房屋需要?
延伸阅读:本港年中人口增5.3万人逼近740万人 单程证急升成主因
续建公屋有现实需要 封顶论宜加三思
另一方面,政府或许会认为,兴建更多公屋之后,住在公屋的人却没有增加,是一种“资源浪费”。不过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希望生活环境相应改善,住得宽敞舒适一点,其实可说是“合理期望”,正如多年来公屋的建设标准亦不断随时代升级一样,就算是公屋户主的成年子女希望分户改善居住环境、成家立室,要求并不过份。
真正问题是政府有没有决心觅地建屋,特别是确保出租公屋的供应能够满足社会上的合理需求,而不是轻言“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