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解剖学专家愿做大体老师 决死后捐遗体“身教”助医科生实践

撰文: 张美兰
出版:更新:

一个人告别人间,化作一缕轻烟之前,尚有延续大爱的力量。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副教授陈立基见证港人对捐赠遗体的态度逐渐开放,他回忆道,港大40多年前接收第一具遗体作为医科生的“大体老师”,助其学习解剖知识,惟捐赠数目一直寥寥无几,时至10年前推出遗体捐赠计划,情况渐改善,由初时每年3至4宗,增加至近年每年数十至近100宗捐赠,登记捐赠人数更达2000至3000人。身为医科生老师,陈立基毫不犹豫地“身教”,决定日后离世后捐出遗体当“大体老师”: “栋喺度教佢哋,瞓喺度(过世)教多佢哋一次。”

港大生物医学学院副教授陈立基(右一)见证“遗体捐赠计划”的登记捐赠数字逐渐增加。(张美兰摄)

港大遗体捐赠计划团队协助促成、有关反思生死的台湾电影《那个静默阳光的午后》在港上映,而首映活动昨午(8日)举行。出席活动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器官及遗体捐赠也是发挥大爱精神,而本港每年有2000多人等候器官捐赠,但成功移植器官者仅100人左右,呼吁市民支持器官捐赠。她又指,不时收到热心人士查询,担心捐器官及捐遗体只可二拣一,她强调两者无砥触,可以把适合器官捐予有需要病人,再当上“大体老师”作医学教育,而她透露日后一旦离世也会选择这样做。

(电影《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预告片截图)
+5

港大解剖学副教授陈立基在电影后的分享会亦补充,对于有人担心捐出器官后,因身体缺少了某些器官,或影响准医生的解剖学习。他说,即使捐了部分器官,该名“大体老师”的身体四肢、关节、大脑等,也对医学培训、研究有帮助,强调两种捐赠无冲突。 

陈立基又引述早前调查指,8成受访市民知道什么是“大体老师”,51%受访者会考虑离世后捐遗体,情况令人鼓舞。推动生死教育多年的他希望,市民不仅考虑捐遗体与否,重要是思考生命的价值:“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命没有反思,没有活出生命的价值。”

左三为电影导演陈志汉。(张美兰摄)

电影《那个静默阳光的午后》导演陈志汉表示,这套纪录片讲述一名台湾中年汉忍痛捐出妻子遗体的真人真事,也包含了选择不捐亲人遗体的人士心声,花了4年时间筹备制作,“是关于爱和决定的事情”,希望观众反思生命。有关电影即日起在电影中心上映,有兴趣者可到百老汇网页查看放映时间。

大体老师计划不接收非自然死亡、高危传染病、已执行病理解剖、或经医院界定为死亡属第二类或第三类标签的遗体。(黄伟民摄/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