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人道救援体验式学习夺教学奖 盼港成亚洲救援工作地区枢纽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香港一直被视为“福地”,甚少经历严重天灾,市民防灾意识低。不过,荣获今届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陈英凝的危机感却比别人高,9年前加入中大协助发展公共卫生学院,坚决引入灾难与人道救援学科,又在内地落后地区设立据点,让学生“落地”做公共卫生教育,只因相信灾难应变是重要教学:“医学院教医癌症,但癌症都唔系人人有,点解公共卫生中灾难救援咁重要嘅题目无人教?”

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陈英凝相信,灾难应变是重要教学:“医学院教医癌症,但癌症都唔系人人有,点解公共卫生中灾难救援咁重要嘅题目无人教?”(资料图片)

本港身处“福地”,医疗及救援系统发展完善,令社会较为忽略对灾害危机的应变能力。2003年沙士袭港后,公共卫生工作及应变措施才渐受重视,中大于2003/04学年亦提升公共卫生课程为医疗学院。

陈英凝曾任职过无国界医生前线及顾问等岗位近20年,亦曾在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紧急应变及资讯处工作,2006年获邀加入中大协助发展公共卫生学院,开拓全球健康等新兴科目。她指,自己特别重视灾难救援,笑言当初入职条件,就是引入灾害与人道危机学科,增强学生危机应变力,“制度正常运作就叫公共卫生,但当一个地方断水断电,整个制度不能如常运行可以如何呢?”

陈英凝期望,能逐步令香港能成为亚洲救援工作地区枢纽。(胡家欣摄)

内地落后村落设据点 同学实战推广公共卫生

过去十年,陈英凝制定多项环球实地教学计划,例如2011年与牛津大学设立CCOUC灾害及人道救援研究所,并开设网上平台教学,至今有逾5000人报读。

她又于2007年起,在青海、云南及江苏等地,针对落后村落设立14个据点,与当地民间志愿团体合作,让每年百几个学生前往当地推广公共卫生教育,以及解决当地社区问题。

不准带计数机去服务 手脑运算才方便

她指,参与同学平均逗留2至4星期不等,借此训练实战及应变能力,“例如想推广洗手,但系如果连社区都无水、又或者取水都要25至30分钟,你可以如何教育大众这个卫生概念?”她更笑言,不准同学带计数机去当地服务,因为落后地区经常停电,届时靠手、脑运算,才是最方便快捷。陈英凝指,会继续拓展香港为亚洲救援工作地区枢纽,亦会利用50万元奖金,在丝绸之路地区设立实地行动示范中心,加强学生学习体验。

教资会今日颁发第7届杰出教学奖,以表扬有卓越教学表现及成就的教师,今年有三名得奖者,分别是陈英凝、由城市大学协理学务副校长冯刚领导的教学团队,和中大心理学系助理教授苏可蔚。前两者在15队教学团队中脱颖而出,后者则凭着在教学中,融入自我练习及自我反省的教学法,在6组参与队伍中,夺得新晋教学人员奖。各人均可获得50万元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