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国教五年】鲜鱼行学校打开校门教国教 不避负面国情
上届政府在2012年10月8日宣布搁置国民教育独立成科后,大角咀鲜鱼行学校仍旧于同月19日起按计划落实开科,当时仍是副校长的现任校长施志劲,按课程指引在校内教授全港首课德育及国民教育课。
五年来该校一直坚持继续教授,未见有学生及家长组织前往抗议,或许说明了鲜鱼行学校的国教经验,可让特首林郑月娥及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借镜。
施志劲大学毕业后随即加入鲜鱼行学校,鲜鱼行是基层小学,22年来一直接受善长人翁的捐款,施志劲对此表示:“我不想只接受他人救济,我希望学生也能利用自身的力量回馈社会。”他相信推行国教,能令学生认识自己祖国和自己的根,培养使命感,协助国家进步,这成了推行国教的初衷。
公开让家长传媒观课
当年的10月19日,该校打开校门,让家长、传媒、教育界人士、政党人士、甚至正在校门外派反国教传单的学民思潮成员,走进课室观看施志劲讲授国民教育。那一课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向六年级学生讲解国歌与国旗课题,但他并不是教相关知识,“好像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那些资讯网上一应俱全,我要教的是他们对国旗的看法:为什么有人会烧国旗泄愤,有人在升国旗时流泪?其实国旗属于中性,只是我们赋予感情给它,无论是哪一支国旗,我们都应该要尊重,这亦是礼貌。”
一个学期18堂国教
现时该校小一至小六各级学生,每隔一个星期便有两堂公民及国民教育课,一个学期约有18堂。课堂以小组形式进行,每四名学生一组研习由教师设计的教材,由各班正、副班主任任教,不设评核。时至2015年,学校为节省课时及减省重叠内容,该科与生命教育科合并,现时首12堂为德育、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余下四堂为国民教育,并设两堂作总结。
教联会辖下的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被揭将中国共产党形容为“进步、无私与团结的执政集团”,由于该中心及该手册都获教育局公帑资助,因此令不少家长担忧国教科目的是向学生推行“洗脑教育”,激发九万人在7月29日上街游行抗议,施志劲当时也身在其中,“那本像官方的教材,可能只是事实某部分,如果要我教,我也不想教。”反国教运动愈演愈烈,时任特首梁振英最终宣布搁置课程指引,已向学校发放的三年国教拨款,学校可用于非国教课程。
尽管如此小心翼翼,但在五年前,校内教师仍视国教为禁忌,施志劲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咨询工作,花了一个月时间撰写课程框架,随即咨询教师、家长教师会成员等人修正课程。当时有家长响应反国教运动,他在收到家长信后未有多花唇舌解释,“因为根本无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去说服想反国教的人,我索性邀请家长来观课,让他们明白我是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而非洗脑,保证从来没有政治任务。”计划成功令部分家长改变看法,消除洗脑疑虑。
坚持开科 梁纪昌:国教不是邪教
施志劲能够如此放胆推行国教,背后有赖当时的校长梁纪昌支持。在教育界中,梁纪昌总有一鸣惊人的力量。交由施志劲接棒前,他在鲜鱼行当了13年校长,先后带领学校走过两次杀校危机,五年前这位“校长爸爸”不理外界对国教的猛烈批评,坚持要开国教科,把学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教导学生认识国家是老师的天职。国民教育不是邪教,如果纯粹歌功颂德便是洗脑,如果是提倡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正面及负面也要了解清楚,那便与洗脑扯不上边。”梁慨叹年轻人对内地发展缺乏认识,对关于内地的资讯不会深入了解清楚或提出质疑。
事实上,梁纪昌最初不赞成将国教独立成科,他认为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是需要透过不同科目如语文、常识、历史等等自然渗透,到了后期,梁纪昌有另一种看法,“当时老师压力很大,上课要赶课程进度,既然老师缺乏空间去教,那倒不如独立成科!”
全校教师均需授课免偏颇
“当时是有压力的,虽然我已经那么公开和透明,但我仍不知传媒会如何看待我们。”梁纪昌担心集中由数位教师教授国教会造成偏颇,所以要求所有教师也要授课,曾有教师向他反映对传媒及课时的忧虑,他逐一安抚他们,并动用53万元“德育及国民教育支援津贴”聘请一名合约教师担任课程主任,统筹教学及分担其他老师的工作量。
现在五年过去,埋下多年的种子也是时候萌芽收割。施说在两年前升任校长后已没有再教学生,但仍会不时巡课,观察到课堂气氛较从前热烈,学生踊跃发言,更多了一种求真精神及较易接受新看法,对比今天的香港,他不禁慨叹:“香港社会太多撕裂,这是基于大家看事情只有一个角度,同时觉得他人的观点是错误,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同角度,为何我们不能接纳他人?”
原文载于第75期《香港01》周报(2017年8月28日),原文题为《 公开教学透明度 释除洗脑疑虑 鲜鱼行学校的国教经验》,现题为编辑重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8月28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