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房|何永贤去信反驳英澳媒报道 称并非所有11万㓥房皆为劣质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早前先后去信《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及英国《卫报》,回应两间外媒就“简朴房”规管制度的报道,指报道误称现时市场上11万个分间单位均属“劣质㓥房”,内容错误理解本港房屋现况。她又强烈驳斥后者称香港简朴房“注定失败”的报道,是“危言耸听”、“悲观”(alarmist and pessimistic)。

2024年12月20日,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与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到启钻商场,探访“共筑·创业家”计划的店舖。当中有店舖贩售一系列藻类产品,包括海藻肥皂、蜡烛,及海竹笙等藻类食品。(何永贤Facebook图片)

何永贤于本月三日及十日,先后去信《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及英国《卫报》,回应两间外媒就“简朴房”规管制度的报道。前者于上月24日发布题为“Hong Kong to crack down on notorious flats, but ‘coffin homes’ will stay”的报道,内容提到,全港约有22万人居于11万间㓥房,又访问不同㓥房户,有㓥房户接受访问时表示,疫情期间,㓥房的通风成一大问题。

何永贤去信ABC,反驳报道指,外界认为居住于11万间㓥房的22万人全部都生活在极恶劣的条件,是存在误解,称巿场上有较高质素的㓥房可满足部分上班族、小型家庭及大学生的需求。她又指要了解这种“多样性”,避免以“片面”的观点看全貌。

她又指,现时约有33,000个㓥房属于“条件恶劣”,部分可改造成合规格的基本单位,剩余的77,000个可透过小型工程达最低标准。

另外,就报道指,“简朴房”规管制度未有包括“笼屋”、“棺材房”等,何永贤指,政府已于1994年订立《床位寓所条例》以规管俗称“笼屋”的运作,订立明确的楼宇结构及消防安全标准,以及卫生配置的要求。

至于《卫报》的报道,则以“Doomed to fail? Hong Kong’s attempt to tackle ‘shoebox housing’ runs into trouble”,内容同样提到笼屋未被纳入“简朴房”规管制度,又引述㓥房居民认为,“简朴房”规管制度不会成功。

何永贤在信中称,强烈驳斥报道,又指是“危言耸听”、“悲观”(alarmist and pessimistic)。何又提到,本届政府大幅增加公营房屋供应,连同30,000个简约公屋单位,未来5年本港公营房屋供应量将达189,000伙,加上约21,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可让合资格㓥房住户更快“上楼”,脱离不适切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