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联办反欺凌高峰论坛冀社会关注 有SEN学生获老师照顾反遭欺凌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香港幼儿教育及服务联会今日(7日)举办“反欺凌高峰论坛”,与会人士包括立法会议员、律师、精神科医生及校长等,讨论如何改善至杜绝欺凌问题。席间,他们亦分享了一些欺凌个案,其中一位受害人因为老师的爱心照顾成为被欺凌对象。

幼联创办人及总干事程德智透露,其中一个受欺凌的学生个案,因本身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在学校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岂料老师的爱心行为却惹起了其他同学的妒忌,令这位SEN学生随即成为其他同学欺凌的对象,被施以扯头发等的身体欺凌。程德智补充,SEN学生成为被欺凌对象十分常见。

精神科专科医生陈蔓蕾亦分享了一些她亲身接触的校园欺凌个案。她指,其中一个最常见的欺凌方式是将被欺凌者锁在学校储物柜,直至老师点名发现有学生失踪才揭发事件。另外有很多涉及性的欺凌,例如将被欺凌者的裤子脱下拍照,及强行抱着他人等。

今次论坛、聚焦四大范畴,包括法律规管、学校监察及施教,心理辅导与治疗,以及家长日常观察及沟通。程德智表示,希望透过专家的分享和讨论、引领公众对欺凌问题的认知并促进各界合作以至促请政府著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作为反欺凌月的头炮活动、主办单位于高峰会论坛结束后、将讨论成果总结为五大建议、编汇成请愿信、由立法会议员陆颂雄呈交予特首办及教育局、以促请政府有关部门立即行动、正视及从根本解决欺凌问题、尽早达致清“凌”的长远目标。

程德智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欺凌的认知,这不单是学校的责任、亦是每一位家长、教师和社会成员的共同使命。未来亦必须加强法律的约束力、确保每位受害者的权益受到保护、并且对施暴者形成有效的威慑、同时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识别及干预欺凌行为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步骤。

幼联在11月举办“反欺凌月”,将在参与“幼联反欺凌‘童’盟”的学校的校园内张贴一系列反欺凌宣传。月内其余活动包括“反校园欺凌便服日”、“反欺凌主题绘画比赛”及一连串校内教育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