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快乐指数出炉 “活在世上很有价值感”创新低 校园欺凌恶化
岭南大学今日(9日)公布2024年“香港学童快乐指数调查”,发现学童的“生命价值感”逐年下跌,今年更跌至自2017年后新低,反映学童对“活在世上很有价值”的认同感持续减少,调查团体指最大原因是学童缺乏目标,没有梦想,建议多花功夫于生命教育,加强心理资本。调查又发现校园欺凌问题明显加剧,尤以小四及小五最为严重,值得关注。
越高年级学童对生命价值感认同越低
调查由今年3月开始,岭大向全港中小学发出问卷,当中9所小学和10所中学参与调查,共有1,503名小学生和2,033名中学生、以及152名老师交回问卷,数值取样以小四至中三学童为目标,学校可自愿选择加入中四及中五年级学童填写问卷,结果显示香港学童快乐指数轻微上升,由6.62升至6.75(最高10分),但生命价值感却由2017年的7.27,大幅下降至6.74(最高10分),调查亦发现,越高年级的学童对“活在世上很有价值”的认同感越低。
被问到香港学童何以会出现快乐指数上升,但生命价值感下跌的情况,何教授解释快乐指数是受环境及即时性情况影响,调查指出学童今年普遍的学业压力都有下降,所以快乐指数有轻微上调。至于生命价值感属长远性感受,反映学童对未来没期望,对生命的意义感到迷失。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叶柏强教授补充,之前因疫情令学童留家网课,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缺乏与人社交沟通,复常后家长又只著重追赶成绩,他鼓励家长与子女多接触非学术东西,多做运动及减少使用电子设备,亲子关系改善自然幸福度提升。
另外,调查显示小四至小六学童的家庭幸福度正在下调,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够,父母忙于为口奔驰,不懂如何教导小孩子,到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再为人父母时,相同情况又再循环,所以他希望小学阶段已为学生进行家长教育,学童不但可“打好个底”,更会因为学懂代入父母角度,与父母沟通增多,达至双嬴。
肢体及言语欺凌恶化 小四及小五成重灾区
“没有受到欺凌指数”今年首度分开肢体欺凌及言语欺凌两方面,调查发现指数由3.79下跌至3.69(最高5分),跌幅为2.75%,而且学童受到言语欺凌的指数更高,足见校园欺凌有恶化迹象。何指出,接近四分一的小四及小五学童曾被欺凌,有机会是因为青春期,学童与家庭关系不好,缺乏关爱,于是透过欺凌获取快感,当中以言语欺凌更为普遍,而且言语欺凌的威力不比肢体欺凌低,因为说话可打击一个人的自信。调查另外发现学业压力越高的学童,就越易被人欺凌。
叶教授提醒家长,如子女情绪突然变化很大,生活习惯转变,甚至出现自残便要加多留意,有可能在学校被欺凌。他又指政府早前推出的三层机制在支援上有帮助。
香港学童较深圳快乐 但压力比深圳为大
此外,团体亦有向深圳的中小学发问卷调查,发现香港的学童较深圳快乐、以及享有更高生命价值感,其中生命价值感指数分别为6.74和4.42。至于压力方面,香港学童面对的学业压力和活动压力都比深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