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风波.特稿】梁振英埋炸弹得逞 抑或林郑获得一个机会?
特首林郑月娥甫上场,即以36亿元教育经常性拨款作为开局,又主动提出4项措施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大打温情牌,政坛一度和风四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DQ风暴,不仅影响四名泛民议员的政途,亦令这个得来不易的局面骤添变数。
来自建制和泛民的“鸽派”人士均表示,DQ案实际是前朝政府留下的炸弹,后遗症却在今届政府引爆,情况恍如梁振英挖了个陷阱,“林郑一脚踩落去”,令本来渐趋缓和的开局又拉紧起来,究竟最终是任由梁振英的地雷炸断“和解”之路,抑或林郑会获得一个机会继续修补社会撕裂,某程度上考验着整个民主派阵营的智慧与手腕。
DQ案的源起可追溯至去年11月,当时政府指青年新政梁颂恒及游蕙祯在立法会的宣誓违反《基本法》,遂提司法覆核,最后成功褫夺两人的议员资格。政府胜诉后,前特首梁振英及律政司司长于去年12月再入禀申请司法覆核,指梁国雄、罗冠聪、刘小丽及姚松炎四位立法会议员的宣誓无效,要求取消4人的议员资格。本来,由前朝政府挑战4议员资格至任期届满,足足有半年时间,若讼案在这段期间结束,帐便只会算到梁振英头上,岂料案件竟拖至七月换届之后,政治炸弹马上落到林郑手上。
有林郑阵营人士分析,这个DQ炸弹犹如当年梁振英上场的国教风波,都是前朝留下,今届接火棒,影响新政开局。如今可以做的,就是尽力补底,疏导其他民主派人士的反弹情绪,保持双方相对缓和的关系,以免重蹈梁振英政府与立法会水火不容的覆辙。该人士又分析,至今局面还未算最坏,首先,经过梁振英五年斗争为主的政治路线折腾,民主派内大多数人都感到厌倦,希望香港走上民生为主的政治路线,未必会像过去五年般情绪化,例如对36亿优质教育拨款便没有“一棍打死”;其次,是大家都明白,DQ案由提出司法覆核到法庭裁决,都与今届政府无关,林郑只是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接火棒者,政治压力相对较少。
事实上,林郑首度开腔回应事件时,语调尽量放软,只称DQ议员是法律问题,强调政府无任何向民主派开战的意图和计划,亦无计划再提出其他司法覆核。与此同时,港府高调提出提高公立医院应对流感高峰期能力,大打民生牌。至于民主派方面,亦未有马上对36亿优质教育拨款闩后门,称还要观察政府的言行,反映事情未必完全无弯转。
DQ风波令36亿元教育拨款面临触礁,本周五立法会财委会开会时,4名被DQ的议员试图“硬闯”开会不果,会议被腰斩;周六的会议亦在泛民议员提出规程问题下,两度暂停,最后休会告终。林郑月娥诚恳呼吁泛民本周三继续应有的财委会审议工作,担心未能在暑假休会前批准拨款。然而,林郑最终能否如愿,抑或是“不能再一切如常”,仍须观望泛民最终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