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架山照顾者伦常命案|议员批照顾者政策松散 医护可助转介个案

撰文: 余月明
出版:更新:

一名84岁男子周三(27日)被发现倒毙九龙塘笔架山道洋房卧室床上,其71岁妻疑因不照堪顾压力,涉嫌谋杀丈夫被捕。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政府高度关注和感到惋惜。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狄志远今日(29日)在港台节目指,现时照顾者政策“散散修修”,关爱队工作范围较阔且没有专业知识,建议在医管局著手寻找高危照顾者,询问病人家庭背景问题,并转介医务社工作安排。

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前委员阮淑茵亦指,照顾者专线只能用作即时舒缓情绪,不能深入跟进个案,宜增大覆盖范围及加强宣传。

+1

狄志远:照顾者政策仅提供基本服务 未必配合中产需要

狄志远今日(29日)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现时照顾者“以老护老”非常普遍及典型, 今次事件令人关注社经地位较高的人士,反映照顾者压力与社经地位、教育水平无关,皆因照顾者要365日、24小时照顾,任何人都难以承受。

他认为,现时照顾者政策“散散修修”,很多措施安排只是以福利角度出发,提供基本服务,中产照顾者未必认识之余,或未必配合到其照顾习惯及需要。他续指,观察到中产人士或会较想自力更生、不愿寻找别人帮手,自尊心比较强,期望大家遇到困难时,不要碍于身份地位,应寻找专业人士帮忙。

他提到,整体而言,政府都有提供支援照顾者的工作,例如关爱队会在社区展开探访照顾者,惟关爱队工作范围较阔,且没有专业知识,政府应考虑做法是否到位及以照顾者为本。

社福界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指,现时照顾者政策“散散修修”。(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至于如何寻找高危照顾者,他建议可以从医管局著手,因为照顾者必定会去医院,可在护士询问病人过程中,除了解健康问题外,亦可多问家庭背景相关的问题,相信专业人士有能力判断和界定有问题个案,并转介医务社工跟进,相信值得尝试、技术上并不困难。另外,他指房屋署及社福机构也可同时协助。

他提到,照顾者专线“182183”有社工接听电话,紧急服务有相应配套和精神支援,惟目前配套仍然不足够,因社工不能持续帮忙,当照顾者有需要时,专线只会转介去其他机构,未能“由头到尾”跟进一宗个案。他建议,可以成立以照顾者为本的支援中心,以港九新界三个点作尝试,令到服务更为到位;政府亦可以支持私人市场机构,令到中产人士可更易找到服务支援,因应不同类型需求做对应。

照顾者专线只能用作即时舒缓

阮淑茵表示,政府应考虑制定以照顾者为本的政策,目前没有照顾者实质数据,只可靠日常接触去接触相关人士,当政府可取得数据,就可订立服务方向及服务量。

她提到,高危人士包括年老、以老护老需求较大,年长照顾者因本身年纪大、或有长期病,在长期照顾下,身体亦会变差。她续指,不论是否基层人士,照顾者都会认为自己有一定责任照顾家人,当中患认知障碍人士,即使获实质帮手,但因沟通问题,如认不到人、怀疑家人等状况,对照顾者也构成压力。

她认为,照顾者专线只能用作即时舒缓情绪,而不能深入跟进个案,专线宜增大覆盖范围及宣传。她又称,专线最终都要由照顾者主动联络转介的机构,惟“照顾者本身唔容易主动揾人帮手”,当其难得接通热线,又要费力主动找机构及重新沟通,中途或已放弃。

被问到如何估计关爱队成效,她指,若能够积极做或会有成效,惟必须要有训练。她指,即使是“倾偈”都要有目标、有方向,知道如何以不同角度及工具等,了解他们的情绪,单靠聊天未必会有效。她指,政府应制定相关配套,包括有系统地做记录、长期跟进及转介等。

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前委员阮淑茵指,照顾者专线只能用作即时舒缓情绪,不能深入跟进个案。(资料图片)

江玉欢:脑退化症政策“塞咗入角落”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江玉欢表示,去年曾针对脑退化症做过研究报告,认为香港对于脑退化症关注度不足,没有相关的实质具体资料,且会“简单化”问题。

她形容,目前对于脑退化症的政策非常零散,政府不是没有做,而是“塞咗入角落”,没有一些针对性政策。她指,脑退化症没有根治方法,病患者亦见年轻化,故不能轻易带过问题。

被问到“智友医社同行”是否有针对性,她表示,确实有针对性,惟智友医社是因为2017年精神健康检讨报告而制定,至今都已经七年,目前环境变化大,数量仍然不足,且当中需要透过医院转介,覆盖面不足。

她认为,应该要站高一级制定策略,要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订立策略及计划。她指,在英国、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地,每隔五年都会有全面计划,预先制定策略,知道如何投放资源。

至于处理燃眉之急的情况,她认为,可考虑公私营合作模式、或社区家庭医生;同时可作照顾者群体培训,皆因照顾者在病患初期是无从入手,政府可以参考其他国家作出支援,例如设照顾者友好社区、支援小队,目前的关爱队必须要有培训。

她形容现时“乜都未做”、“太多嘢未做”,而服务仍不足够,认为照顾者如此辛苦,需要的是喘息的服务、情绪支援及专业社工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