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荒│政府拟推牙科生“绑公营3年” 数据揭公仆受惠街症少到咁

撰文: 陈嘉慧
出版:更新:

牙医人手不足,港府拟修订《牙医注册条例》,包括建议要求本地牙科毕业生注册前须于公营医疗机构实习1年,以及要求本地培训的非专科牙医,须在公营机构服务2年等,即至少要在公营系统服务3年才执业。有意见指,除了牙医人手不足,政府牙科服务向公务员倾斜,若不改变服务比例,一般市民仍难受惠。
到底本港牙医有多短缺、人手比例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差多远?公私营执业分布如何?公营牙科诊所又有多大程度服务到公众?以下一一话你知!

基层巿民对公营牙科服务需求殷切。(资料图片)

现时本港有约2,500名居港注册牙医,据2021年公布的《医疗人力规划和推算》,本港2020年牙医短缺估算达150名全职人员,预计情况将持续至2040年方扭转。

而按人口比例计,本港每万人口中,只有3.8名牙医,于一众发达经济体中属偏低,远低于日本(每万人口8.3名)、韩国(每万人口5.2名)、以色列(每万人口8.6名)等。

本港公共牙科服务不足,政府有意增加牙医注册要求,包括要求于公营机构实习1年及服务2年。而统计亦显示,本港牙医大部分于私营机构执业,比例超过七成,只有不足三分之一于公营机构就业,加上近年公营系统牙医离职人数上升,亦加剧人手短缺情况。

去年6月屯门有不少街坊通宵轮候免费政府牙医街症,情况令人关注。(facebook群组“屯门友”)

有意见指,仅以服务年期“捆绑”牙医,无助改善公共牙科服务不足情况,因现时资源过于倾向公务员。例如卫生署辖下40间牙科诊所均主要面向公务员,仅11间提供街症,于全港18区中分布亦不均,仅覆盖10区,并且每间诊所每星期分别只提供一至两节街症公众服务,每节名额仅30多至80多个,不时会出现市民通宵轮候的情况。

政府去年对牙科诊街症推出“初步登记”安排,合资格市民可于诊所提供服务当日午夜12时起初步登记,早上才须于原定派筹时间返回诊所正式取筹和正式登记,免通宵排队,但牙医街症完全未能满足市民需求。

服务总人次方面,以2021年为例,公务员及合资格人士服务量逾70万人次,公众人士仅约2.8万人次,占比只有约3.7%,可谓杯水车薪。

事实上,政府现行的牙科政策著重宣传、预防教育,借以改善口腔健康及预防牙患,至于面向公众的服务仅包括紧急止痛及脱牙、为有特别需要的人群提供牙科护理服务等,整体市场仍由私营主导。

卫生署牙科诊所街症服务名额少,不时会出现市民通宵轮候的情况。(资料图片)

而私营牙科诊所收费不低,基层市民未必能负担,甚至会因经济压力而忽视牙齿健康。有调查指,本港基层长者完全失去牙齿比例达13%、高达八成基层儿童有牙患,两组数字均远高于整体人口情况,情况令人关注。

另外,社会一直有声音要求增加培训牙齿卫生员等牙科辅助人员,以分担牙医工作量,并为基层提供更多资助牙科服务。至2020年底,本港有497名登记牙齿卫生员,当中逾九成于私营界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