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三隧车流回升 红隧及东隧超出设计容量约半 西隧车流未爆满
撰文: 林奥莉
出版:更新:
西区海底隧道专营权将于明年8月1日届满,政府今年6月曾向立法会提出,收回专营权后实施“挤塞征费”,并调整过海隧道的收费,以分流现时三隧交通状况,特首李家超亦在新一份《施政报告》再提出建第四条过海隧道。究竟现时三隧过海车流量有多少?红隧及东隧的挤塞情况有否改善?
现时红隧、东隧和西隧的私家车收费分别为20元、25元和75元,近年西隧在2017年至2019年曾三度加价,由60元加至75元,加价后整体车流量未见明显下跌,直至2020年疫情爆发才下跌。
根据运输署最新交通统计年报,疫情期间三隧车流量均有所下跌,其中西隧下跌最多,在2020年4月跌至最低,日均车流量为3.8万辆次,较同年1月少近39%。而红隧和东隧的跌幅则相较少,红隧仅于2020年8月跌至最低,较同年1月少9%。
十年三隧交通状况变化 红隧减车流而东隧增
撇除2020年因疫情造成的影响,若以2021年数据与十年前比较,红磡海底隧道的每日平均车流量跌约10%,东区海底隧道增约14%,西区海底隧道则未有明显变化。
红隧和东隧早已不胜负荷,交通需求大幅超出原有设计。去年红隧每小时最高车流较设计容车量高出一半,而东隧的情况亦相近,每小时最高车流量等于设计容量的146%,早上繁忙时间通过红隧和东隧分别要约25分钟和17分钟。
至于选用公共交通工具过海的巿民,随著疫情缓和及东铁线过海段于5月份开通,乘搭港铁的人次上升,今年8月份乘客人次较5月份升12%。过海隧巴则稍下跌约1%,整体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