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区公司疫后减3500间 金融进出口业重灾 新界西机构增有原因

撰文: 研数巴
出版:更新:

疫情后本港多个核心商业区的公司数目减少,中西区尤其重灾。统计处资料显示,中西区主要行业机构数目(不包括政府机构及自雇行业)较疫前减少3,563间,减幅8.6%是全港最高。区内金融保险业、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等支柱行业的公司数目,分别都减少500间或以上。而从数字来看,本港公司机构分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新界多区机构数目均见增长,以下即看详细数据。

数据显示,2023年全港主要行业机构数目约为38.6万间,较2018年约37.8万间,增加7,814间或2.1%。各区之中,2023年油尖旺有5.77万间公司,是全港最多,其次是观塘(4.27万间)、中西区(3.78万间)等。

比较各区疫情前后机构数目变动,港岛多区内均见减少,其中作为核心商业区的中西区,机构数目由2018年4.14万间,减少3,563间至2023年的3.72万间。(资料图片)

比较疫情前后,港岛多区内机构数目均见减少,其中作为核心商业区的中西区,机构数目由2018年4.14万间,减少3,563间至2023年的3.72万间,减幅达8.6%为全港最高。邻近的湾仔区内,机构数目同样减少逾千间,而办公大楼林立的东区,也少了逾700间机构。

另一边厢,新界及九龙多区的机构数目均较疫情前增长,全港公司分布似乎有北移趋势。当中新界西吸纳了较多公司,包括荃湾区机构数目增逾2,800间,屯门增加近2,700间,元朗亦增加逾1800间。而北区和离岛区则是例外,其中以零售业为主的北区,机构数目减少575间,跌幅达6.6%为全港第2高;离岛亦减少近200间机构,减幅约为3.9%。

进一步分析各区行业结构变化,公司数目大减的中西区,区内萎缩较为明显的行业包括(仅按机构数目减少计):金融保险业少524间,地产业少502间,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少974间,零售业少851间等,当中金融保险业、进出口贸易业均本港重点行业。至于北区内机构数目减少最明显的行业是零售业、住宿及膳食服务、地产业等。

而在机构数目增加的地区中,增长又主要见于哪些行业呢?以荃湾及屯门区为例,有明显增长的行业各有不同,荃湾区公司数目增加最多的行业包括有零售业、专业及科学技术服务业等,屯门区内则为住宿及膳食服务、教育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