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不可怕 令你重新反思的3个创意企划
刚过去的10月是“国际乳癌关注月”,一连串的乳癌相关资讯与报导,吸收过后是否令你有点吃不消?随著乳癌资讯愈来愈透明化,更多康复者以及创作人以另类手法纪录乳癌,令这个女性癌症头号杀手形象更清晰,变得不再可怕。以下三个创意企划,绝对能令你对乳癌改观,提醒你关注乳房健康的同时,让你重新反思乳癌,甚至美丽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无须重建 芬兰泳装革命
创作人Katriina Haikala及Vilma Metteri于2014年,率领一队芬兰设计师为乳癌康复者设计泳装,作品名为“Monokini 2.0”。十套风格各异的时尚泳装,穿在康复者身上极具感染力,直接让人反思美的定义。同时,创作团队亦希望反思乳房对女性的定义。“我们想一般大众将乳房重建看成是切除手术后的重点,但女性一定要对依恋乳房?”“我们希望指引接受乳房手术的女士,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你也是完整的、漂亮的,甚至是性感的,不论你只有一边或没有乳房。”创作团队以前为宣言。
照片全纪录 双乳切除不可怖
不论经历全乳切除或部份切除,乳房最少会留下尾指般长的疤痕,一直以来不少女士喜欢用纹身遮蔽,但美国演员Aniela Mcguinness却确信自然就是美,并在双乳切除前后及化疗期间,以创意照片及撰写网志,全纪录2014年10月至翌年6月的抗癌经过。“我的目标是要创作一系列的照片,让人觉得乳房切除手术并非羞耻、可怖,而是欢乐和幽默。”Aniela在The Huffington Post的访问如此回应。
不止是丝带 揭示年轻伤痕
开宗明义一句“乳癌不止是粉红色丝带(Breast cancer is not a pink ribbon)”,The SCAR Project的宗旨让你看到乳癌斗士,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身躯。发起人David Jay去年刚夺得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Awards的年度深度摄影师奖,本来任职时尚摄影师的他,八、九年前因一位年轻朋友患上乳癌,触发他开展The SCAR Project此企划,以一系列二、三十岁康复者的半裸照,赤裸裸的告诉你“乳癌”正活在我们之中,乳癌从不只是徙具美感的丝带形象。照片中你不但可看到康复者的伤疤、勇气,还有经历了这个病,她们最珍惜的又是什么。这个摄影企划更于2012年被拍成纪录片《Baring It All》,并赢得日间艾美奖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