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熟女看电影】重塑《耶稣的女门徒》 在圣经中她们从来被忽略

撰文: 黄汉儿
出版:更新:

《耶稣的女门徒》--一个关于圣经人物抹大拉玛利亚的传记。

意料未及的,当看完电影,竟让笔者翻开那封尘已久的圣经。不因为受“圣灵”感动而牵起昔日情绪,而是满脑子的疑惑。续看从前略过的章节,依旧地每个中文字都看懂,可就是不明它的含义。少了情感投放,字句被安排地堆砌著,更是冷冰。

《耶稣的女门徒》电影剧照

电影以女性视点出发,重构耶稣、玛利亚与众门徒从玛格达拉传道至耶路撒冷的事迹。公元一世纪,特立独行的抹大拉玛利亚不甘盲婚哑嫁,其反常的举动被家人视为邪灵附身,找来当时被称为“治愈者”的耶稣驱鬼。听到耶稣的宣教后,她不惜众叛亲离,加入传道行列之中。但当时乃父权思想的社会,被男门徒轻视、妇女们的质疑、将要面临信仰的重大危机⋯电影为圣经中声音微弱的她和她们,记下温柔而有力的一章。

“我们只是女人。”
城中未信之妇人

女门徒与男门徒

有说玛利亚是名妓女,亦有说她是耶稣的妻子,更为他诞下两名孩子。电影开宗明义要为她平反,重新审视女性在基督教上的地位。可惜其中文译名确实“倒米”,看似直白又吸睛,但有必要强调“女”门徒?女门徒是女门徒,男门徒是门徒?再度的逻辑谬误。因著对圣经的不了解,笔者向修读神学的朋友请教。这样受争议性的一个人物,她的史实确是无从考证,再引用各学者的论据亦无意义。不论电影采用哪套说法,其实都是帮助想像的一种,而想像又是加深理解信仰的方式之一。

可肯定的只有:

玛利亚是住在抹大拉城的一个女子
主曾从她身上赶出七个鬼
她站在十架下看著主为世人代罪受死
留在坟墓旁亲视主被埋葬
她是最先见证主复活的人,并告诉其他门徒。

《耶稣的女门徒》电影剧照
+4
“你爱我的儿子,对吗?那就要预备跟我一样。”
圣母玛利亚
“那是甚么?”
抹大拉玛利亚
“失去他。”
圣母玛利亚

【轻熟女看电影】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 他送妻子做大体老师

【轻熟女看电影】慰安妇幸存者的足迹 生命倒数仍等待道歉

圣经 父权话语下的性别歧视?

主流的福音派以父权思想为中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不感兴趣或者未敢大肆讨论圣经女性角色,偶尔提起妇女替死后的耶稣擦身,而有关于她们的生命、传道、女性地位则甚少提及。圣经中,以女性命名的章节只得以斯帖记和路得记。而事实上,耶稣身边有一群默默为天国作工的妇女。在满满的霸权话语下,女性领袖的描述著墨不多,顶多就是附助的角色。

“今天宣教的内容该是甚么?”
彼得
“因为我们是女人,所以连宣教的内容都有别于男人?”
抹大拉玛利亚

女性主义的兴起,伴随著的是女性神学的探讨。第一代的女性神学家,试图从宗教里头引伸性别失衡的宏大论说。亚洲代表郭佩兰所宣扬的后殖民妇女神学,尝试于性别定位和亚洲神学中表述自身。圣经中,罪恶的开端始于女性--夏娃,那亦是上帝给予自由意志所衍生的后果。因此,成就了“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作为男人掌权和自觉优越的理据,女人甘心顺服就范,就演变成男尊女卑的父权体制。

差别待遇所带来的歧视,原是造物者按功能所分配。宣扬平等却又把女性放于“下靶位”,这矛盾又如何解释?自不然有人强调圣经的核心思想:“神爱世人”,爱的深度是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不分贫富、种族、老少,如此,男或女亦然。

“信”的本质就是情感主导

确实,电影的讨论重点不在于耶稣与信仰之上。戏中呈现了耶稣软弱的一面,当祂得知预言后的恐惧和内心挣扎,连钉十架的经典场面亦不够玛利亚奋起受浸一幕所震憾,以反衬出她的坚定不疑和忠诚。唯独一幕,令笔者触动落泪,正是玛利亚被耶稣宣教所触动之时。

基督教常提及的“信、望、爱”,以“信”先行,何谓“信”?犹记得牧者以希伯来书11:1 作答:“信,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不知不解,怎样信?尤其在这资讯泛滥的世界。哭点莫名其妙,肯定不因为离弃信仰的愧疚,大概是出于对坚定不移的信徒有著从心而发的佩服。世界上,有太多不同的逻辑和规律所运行并存。仿佛对立的科学和宗教,一方以理性行先,另一方则以情感主导。笔者眼中,“信”的本质就是情感主导。尽管准确度百分百的算式,亦局限于现有的知识理解。你有你的数据引证,他有他的神迹见证,都属“眼见为实”。如此,“信,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是正确的,因为大家都仅抓著所谓的“确据”在立志。

《耶稣的女门徒》电影剧照

比起心灵慰藉,信仰更有像原则般存在的必要性。人总深信,人无原则而不行,无神论也是种信仰。就是不甘承认自己的愚眛和冷感,没有找到一套所确信的理论,道理跟无梦想的“咸鱼”一样。不得不承认, 笔者仍是一条从容淡定的咸鱼。

轻熟女看电影:印度男为感动妻子研制卫生巾 成造福贫困妇女宏愿

【轻熟女煲剧】面纱下的凌辱痕迹 女儿要求婚姻自主遭荣誉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