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rewell影评︳烂番茄98%好评!小细节暗示婆婆一早洞悉生死
以下内容含《The Farwell》大量剧透!
导演王子逸身为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国游子,六岁就举家搬迁,对于中国的印象仅限于自己的祖母,而当电影中的主角Billi(Awkwafina饰演)甫从纽约回到长春,穿越霓虹灯闪、烧烤烟气的长春街道时,那种众生喧哗的孤寂也因此鲜活了,Billi在偌大的纽约没有获得奖学金,生活困顿,与父母亲又有些疏离,她对亲切的婆婆印象不深,仅有几通电话,几次见面的往来。这样的生死如何参透?
《The Farwell》明显表现的是东西方的文化撞击,却更加著重于西方社会对于东方人的窥视,我们能看见在一场婚礼的准备前夕,婆婆(赵淑珍饰演)面对早就迁移日本的大儿子海滨(姜永波饰演)一家人,还有移民至美国的小儿子(马泰饰演)一家人,各自已经习惯了在地的文化,见面时有了点陌生,即使有血脉相连,但许久没联络,我们真的能够熟悉彼此吗?
就是这样的忧伤疏离感,搭配隐藏婆婆的病情,所有人特地从异国回乡,就是为了见婆婆的最后一面,看似是因为一场婚礼,实则是因为与婆婆告别,他们选择举杯,却不知道该喜或该悲,因而要说《The Farwell》乘载起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责任过于大了,这终究是王子逸的一则家书,献给她的家人,也献给她心目中的祖国。
电影优异之处是在于展现大家庭里面的细微争执,光是在餐桌上较量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等文化纷争,就足以表露东方家庭的暗自较劲,再加上新旧文化的冲击,王子逸充满荷李活电影的叙事手法,却呈现得不疾不徐,多场戏都是等待观众进入氛围情绪之后,才会开始叙事,一如老旧旅馆的平视镜头,从计程车上回头望向长春的老旧建筑,还有拍婚纱照时既甜蜜又忧伤的小动作,都是王子逸的精心杰作。
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告别?与其说是因为东方人那种“我是为你好”的心态,对待将死的婆婆,电影透过人物对白有了不一样的诠释,像是透过大儿子之口说出如果将重病的讯息告诉妈妈,只是减轻自己的责任,增加她的心理压力,这样真的好吗?华人的含蓄与沉默到这里为止,也成为了最后的温柔。
我们因此为《The Farwell》给深深感动,也是因为小细节动作,几乎是源自于婆婆赵淑珍的贡献演技,无论是塞给孙女红包那句:“妳买点自己喜欢,不要缴房租”,或是安慰孙子不要在婚礼上哭,似乎都暗示著她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也不愿点破,就是为了感谢这些孙儿们始终愿意相陪,让她能够在人生的终幕,活得这么幸福。
《The Farwell》相异于其他类型电影,并未在结尾点破这个善意的谎言,却在婆婆的计程车送别一段戏上交出了动人的成绩单,再加上Billi回到美国时,记得婆婆的教诲,对著天空大声喊著“哈!哈!”,惊动了长春的众多飞鸟,每一只倦鸟都想回到家乡,用尽任何思念都值得。
【本文获“白色豆腐蛋糕”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