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簿旅友.影评】60年代逾越种族的兄弟情 黑与白谁能定对错?
才华不会改变社会,勇气才会。
原本以为《绿簿旅友》(Green Book)遥相呼应的电影应该是《山水喜相逢》(Driving Miss Daisy),电影取材自真实故事,将白人与黑人的身份互相对调,粗俗鄙陋的义大利人司机Tony Lip(维高摩天臣饰演)与上流社会的黑人音乐家Don Shirley(马许沙拉艾利饰演),从互相的不理解,甚至看不顺眼彼此的身份,却到了最后能让两人互相认同,原来你跟我一样,我们都是渴望被爱的人。
维高摩天臣凭《绿簿旅友》奥斯卡影帝!点图欣赏精彩演出▼
《绿簿旅友》取材于真实故事,Don拥有一身琴艺,想要南下给予那些种族歧视的白人启蒙,黑人也可以拥有好教养,也可以拥有上流社会的一切条件,用礼貌与真诚,是可以感动你们的。
其实并没有。
Don即便被高薪聘请弹奏音乐,却就连如厕都被迫要去“有色人种限定”的厕所,不被允许试穿西装,即便身家富有也不得进入高级餐厅,就连他的随从司机都能够登堂入室。
马许沙拉艾利凭“Don”一角入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点图欣赏精彩演出▼
这种羞辱充斥着他的日常,也让Tony突然惊觉,虽然他也不喜欢黑人,但如今他见到的可是血淋淋的歧视,人性竟然可以虚伪到这种地步。
《绿簿旅友》几乎仅靠两人就完成了一整部电影,一路上妙趣横生,两人都擅长聊天对话,在不同偏见议题上针锋相对,Don要Tony不准偷石头,Tony则要Don别对底层阶级充满偏见,两人常常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意外的是,真正瓦解两人心房的,却是一桶炸鸡。一桶炸鸡竟然彻底让Don接纳了Tony,为所当为,人生就是要快乐,别让太多忧国忧民的意识灌注在自己身上,笑要用力笑,吃要用力吃,生活要用力生活。
这种双向的议题电影,运用幽默轻快的节奏解释一切,种族、阶级地位甚至是性向,都透过这部电影能够拥有不同的解释,谁说人生就只能够有一种答案了,我快乐,我愤怒,我难过,拥有同一种情绪,我们就是我们。
绿皮书(Green Paper)的存在是美国历史的耻辱,当二战结束,白人主权意识再度擡头,黑人反倒像是回到了南北战争之前,不被尊重(这一点也可与《NASA无名英雌》互文),值得关注的是绿皮书其实是由一名黑人公务员Victor Hugo Green所写,意指在于要黑人兄弟姊妹们别误闯白人禁区,但这却不由自主画地自限。
真正的人权要靠自己开创,即使很辛苦,即使可能到我们这一辈子结束也没办法实现,也还是希望可以留给下一代幸福。
马丁路德金曾在经典演讲《I have a dream》提及:“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阿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娜去,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贫民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区去,要心中有数,这种状况是能够也必将改变的。”
回到家乡,回到南方,用真诚去感动那些充满偏见的人。这就是《绿簿旅友》所要说的。
【本文获“白色豆腐蛋糕”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