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男钓起鳗鲶被刺伤剧痛求医幸无大碍 一文看清钓鱼防中毒建议
一名中年男子日前在新竹县新丰乡夜钓,成功钓起一只鳗鲶(俗称沙毛),却在解鱼钩时,左小腿不慎遭其背棘刺伤,当下疼痛难耐,受伤部位也出现肿胀,赶紧就医;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急诊医学部医生陈冠宾指出,经毒物医学相关资料比对,确认该男遭鳗鲶刺伤并产生毒性反应,经一小时温水浸泡,该男病状无恶化,便给予口服止痛药与抗生素才让其离开医院。
按图即看钓鱼防中毒建议: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陈冠宾说,海洋生物中会对人造成毒性反应的种类众多,造成中毒的方式也有差异,有一类便是具有毒刺的鱼类;在台湾渔民口中有句俚谚:“一𫚉、二虎、三沙毛、四臭肚”(𫚉即𫚉鱼,虎是鲉科鱼类如石头鱼,沙毛是鳗鲶,臭肚又叫象鱼)就是在描述这几种鱼。
鳗鲶俗称沙毛,外型上跟土虱相类似,口部附近有四对须,体背是棕灰色,侧面有两条黄色纵带,体长大约20至30公分,分布在台湾南北的岩礁区;鳗鲶在背鳍的前方有硬棘,胸鳍在头部正后方,上面也有数根硬棘,背鳍与胸鳍的第一根硬棘上有毒腺。
陈冠宾指出,鳗鲶刺毒造成的中毒症状包括剧烈疼痛、患部红肿、麻痺、头晕、恶心、休克等,虽然致死率不高,被刺伤部位的剧烈疼痛却难以承受;另外,也可能出现后续合并伤口感染问题。毒性反应的治疗方式,可先清洗伤口排除鱼刺碎片残留在伤口内,接著给予摄氏45度左右的温水浸泡,时间需1至2小时到疼痛改善;后续几天需观察伤口是否有合并感染情况。
陈冠宾建议,喜欢钓鱼的民众平时可多认识一些具毒性的海洋生物,要从鱼钩上取下疑似有毒鱼类时应戴上保护手套或使用工具避免直接接触,且过程要小心谨慎避免被刺伤;再者,因刺毒毒性较强,尽管该只鱼可能已死亡多时,毒性仍旧存在,处理死鱼也要小心;若不幸被刺伤,应记下该海洋生物的特征或是照相纪录,尽速就医。
延伸阅读: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