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扬惜食 美国研究生两年来只食“垃圾” 

撰文: 纪奕骏
出版:更新:

两年来,美国研究生里德(William Reid)不到餐厅用膳,亦没有买菜煮饭,而是不断从垃圾桶中“寻宝”,把别人丢弃的,当成佳肴美食。
“有菜有肉,甚么都有!”他两年来花在伙食上的费用仅5.5美元(约42港元),可能比我们平日一餐用得更少。常说“民以食为天”,里德并食垃圾并非为悭钱买楼或者去旅行,而是要宣扬“惜食”。

里德希望透过“食垃圾”行动,呼吁人们勿浪费食物。(互联网/The Huffington Post图片)

里德是华盛顿一间大学的电影系研究生,2014年初他当起环保团体义工,从不同商舖收集未售出而待丢弃的食物,并转赠予惜食组织。几个月后,他脑海忽然泛起一个念头,其实三餐根本无须花钱,就算不到餐厅,只要“人弃我取”,周围都有食物。

垃圾桶变“饭堂”

他把家附近超级市场的垃圾桶,当成主要“饭堂”。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牛奶和糖果,“所有你能说出的,在垃圾桶内都能找到”。每次仅需约15分钟,里德就能把垃圾桶内各样食物“凑成一餐”。他形容被弃的食物“品质好得令人惊讶”,多数仍未变坏,所以从未因此食到病及屙呕肚痛。

里德说为了挑战自己,最近只吃素,因此体重轻了不少。(The Huffington Post图片)

计划拍成纪录片

美国传媒引述调查指,当地七分一家庭无饱饭可吃,但与此同时,全国约有四成食物被浪费,当中近半数是从超市或餐厅丢弃。里德表示,从未被警告或驱赶,有时超市员工更会主动送上准备丢弃的食物,“其实我的生活与其他人没有很大分别。”他说,并非鼓励他人仿傚他的饮食习惯,但想借此令人反思,珍惜食物,更计划将自己的经历拍成纪录片。

令人好奇的是,既然三餐可从垃圾桶解决,究竟里德的5.5美元用在何处?原来有次他出门远行拍摄影片,岂料“人生路不熟”,竟然未能找到食物,饥饿不堪之下,唯有买了饼干及能量棒“填肚”,他回想起该次经历也不禁笑言:“我真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