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爸爸:“我快要死吗?” 护士建议家人这样答让病人不难过
当摰爱的人病重,留在这个世界的日子已所剩无几。若果他问道:“我快要死了吗?”我们应该坦白回答,还是隐瞒事实?
语言学家莉莎‧史玛特的父亲病重、生命只剩数星期,他经常问女儿,自己剩下多少日子,令莉莎难以启齿。
她请教专门照顾临终患者的专业人士,对方给她意想不到的答案。
撰文:莉莎‧史玛特
被摰爱的人问道:“我快死了吗?” 应如何是好?
我父亲病危的那一星期,有回他在床上坐起身来,用锐利的眼神紧盯著我,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快死了吗?”我被这个问题吓得魂不守舍,完全无法回答他。身为女儿,该如何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就快要死了?当我必须面对自己的恐惧和悲伤,更是难以启齿。
因此,我对于他的询问毫无准备,以致无法全然进入他当下的现实。当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也不知道如何坦然而彻底地走进他的世界。
我向朋友芭芭拉征求意见,她是一名治疗师。我请教她,万一我父亲再一次问起,我该怎么说。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与其害怕坦诚相告,不如老实说出来。临终者往往非常孤单,因为大家都不说实话。放心吧,坦白告诉临终的人来日无多,不会害死他的,他不会感到震惊。诚实面对临终的事实,双方才能了解各自真正的感受。
幽默迎接死亡来临 “老娘正在等死啊!”
有些家庭会比其他人容易面对现实。我采访过杰瑞,他是一名经商的中年人,他和我分享了法兰芯姑妈的故事。姑妈能大剌剌直接谈论自己的死亡,一点困扰都没有。她后来离开安宁照护机构,决定在家安度余日。
回家之后,她就在卧室休养。整个家族的人都从全国各地回来陪伴姑妈,他们聚集在餐厅里吃东西,并逐渐高谈阔论起来,就像以往吃饭时那样。人在卧室的姑妈不得不大声喊道:“拜托你们小声一点好吗?老娘正在这里等死啊!”
向家人表示“我怕死”并不容易
有一位父亲在将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告诉女儿:“我怕死。”她听得出来这话一点都不假,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这么勇敢,能毫无保留地表达或正视死亡。
我访谈过众多家庭,发现他们各有不同的方式。有些人能够直白地谈论,因为许多个案的早期诊断,已为他们打开了沟通之门;至于其他家庭,临终者和挚爱之人,只有极少或根本没有直言不讳的对话可能。
面对家人询问 专业人士也难于启齿
我和安宁护士(纾缓治疗)凯西透过电子邮件讨论问题,她回复说:“当所爱的人问起:‘我快要死了吗?’我们该说什么?这是很棘手的问题。事实上应对方式因人而异,而且要看他们会如何看待你给的资讯。
我照顾我的妈妈,她也问了这个问题。如果她心情很好,我会说:‘不是今天。’我也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她心里有数。面对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这是蛮吃力的状况。我才照顾过我的好朋友,她因为卵巢癌去世了。我们都开诚布公地谈论她的病情,因为她知道我会实话实说。”
如果她(妈妈)心情很好,我会说:‘不是今天。’我也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她心里有数。
本文节录自 《听懂临终絮语──语言学家带你了解亲人最后的话》
作者:莉莎‧史玛特-语言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创立了“临终话语计划”(finalwordsproject.org),收集和解释生命临终时所留下的话语及其意涵,特别关注照亮与垂死相关的认知过程的语言模式。
译者:黄开
出版社:时报出版
《香港01》 获出版社授权转载,大小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