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室改造.一】赋权学生自主学习 课室角落成学习空间

撰文: 欧阳翠诗
出版:更新:

教育可以千变万化,近年来,部份学校开始推动“课室改造”,以往一成不变的木桌椅,原来也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在改造过程中,有学校不再着重老师的讲授, 把选择学习模式的权利还给学生,并容许课室的不同角落成为学习场所;也有学校让学生在教室自由地走来走去,在探索中学习,掌握自主权。
课室硬件上的转换,反映出教育理念和教学法的变革。课室可以配合不同课堂及课余需要,如变动桌椅摆放方式,以重新设置空间,创造不同学习场景,并营造灵活的学习氛围。课室改造背后,如何令学生对各科目更感兴趣、喜欢上课,甚至提升学习效率?课室又该如何改造,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增强互动性?

告别传统模式 师生共同“动手学”

改造后的课室设有不同区域,桌椅可灵活变动,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方式。(高仲明摄)

在课室中央,一群学生坐在小板櫈上听老师解说,偶尔交流一下,然后认真动起笔来;后方的长台分了几个小组,同学们边讨论边做练习,间中询问旁边的同学,一同合作解难;窗前的高台有两位同学安静地站着做题,有时擡头看看窗外的风景,轻松一下,再来挑战。

这是中西区资助小学天主教总堂区学校一个五年级的课室,老师完成约15分钟的基础讲解后,学生各自散去做练习。只要完成基本课题,就可以走到课室后端,坐在地毡或豆袋椅上,或阅读从小书架挑选的图书,或玩数学游戏。课室窗前悬着色彩缤纷的植物装饰,和黑板下方绚烂的花儿相映成趣,远看就如一间精心布置的共享办公室,大家按各自喜欢的方式,选一个角落自由活动。

课堂更有舒适的角落让学生休息、看图书及聊天。(高仲明摄)

在传统的小学课室,学生总处于被动位置,大部份时间坐在座位上,老师认为要听课,便安安静静听书;老师说开始做堂课,便默默低头做练习,并等待老师核对答案。有时连每一堂课要做什么、学什么,老师也未必提前预告。天主教总堂区学校借着改造课室,扭转这种沉闷被动的学习气氛。

该校曾于杀校边缘,及后进行一场又一场教育改革,在2011年推行国际化的本地校本课程后,学生来自逾30个国家或民族,成为少数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小学,教学模式也同步改革,成功转型为“Happy School”。上学年学校落实第一场改造课室实验,今个学年再来一次,在不同课堂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让孩子有不一样的学校生活。

学校成功转型为“Happy School”,校长乐见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我认同感,学会发挥所长。(高仲明摄)

促进自主学习 师生共建互信

数学科老师刘晓峰有份参与上学年的课室设计,清楚感受到同学们的转变。“我们有三个不同的区域,比如叫他们做练习,他们可以坐在长台,以小组形式讨论;也可以坐在base(地上),靠近老师,聆听讲解;有些同学需要安静的环境,可以站在窗前的高台。不同区域有不同功用,他们可以选择当下最想要的学习方式。有些学生想自己做,有些想讨论,有些能力较弱需要帮忙。如果限死他们返回座位,把全部人混在一起,成效不大。”

课堂一开始,老师在黑板写上Schedule of the Day(是日日程),告诉同学这堂学习什么、需完成那些基本要求,让他们各自选择工作纸,到适合的地方做题,完成后可选择小休、继续挑战、跟同学讨论,或者玩小游戏。

铃木麟(左)上学年经历课室改造过程,施信宁(中)刚开始用新课室,刘晓峰(右)老师乐于采纳不同学生的意见。(高仲明摄)

刘晓峰分享,最大的改变是老师的心态。“老师要接受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他们会周围走,但并不是玩。每当有小朋友起身,传统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喂,做咩啊,坐返低,唔好周围走,做咩喺度嘈?’但我们要接受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都是独特的,各有不同学习方式,我们要懂得在适当时候安排硬件,助他们聚在一起,并在适当时候把他们分开。”

说这是一场改造实验,因为当中有很多令人疑虑的地方—鼓励小学生走来走去,不是让他们跟别人聊天吗?容许学生面向窗外做习题,不是让他们发呆吗?这样改变课室和课堂模式,确实容易让人质疑小朋友会不会认真学习、会否浪费时间。

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学习效能反而提高了。(天主教总堂区学校提供)

然而,刘晓峰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反而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首先要相信他们走来走去是真的在学习,考试成绩出来,他们的确是进步了。小朋友可能不察觉,但老师很放心让他们自己走来走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太相信学生会自主学习,我间中会把iPad给他们玩,不会怀疑他们是不是玩数学游戏,也不担心他们拿来拍摄同学,互信是很重要的。”

上学年教五年级的数学科时,刘晓峰甚至把工作纸的答案放在后面,学生做完练习可自行核对。“工作纸可以按难度选择一二三星,extra也有,以前派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只会拿一张,后来把工作纸全部放在课室后面,让他们自己取。我跟他们说下星期前要做完三个课题,何时做也可,结果他们会做很多,有同学真的三张都取回去,一课做三张。”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纸程度,反而令学生更积极完成,甚至更愿意挑战自己。(天主教总堂区学校提供)

灵活调配课程 学习不会停步

天主教总堂区学校校长宗蔼雯解释,“Fair is not being equal(公平跟相等并不同)”。“Schedule of the Day”是配合适异性教学(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s)—按个人需要为不同学生设计教材或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由于每名学生的进度不同,老师要为学生组合不同的学习模式和需要,并设计巩固练习。

“我们不叫做功课,课堂会有不同的工作纸,课题是一样,但深浅度不一,我们用星星区分,一粒星是标准,两粒星是难些,三粒星再艰深些,学生由一年级开始自行选择难度,哪个会令他们觉得可掌握?哪个会令他们愿意挑战?课室的灵活性其实是配合整个课程的灵活性,让我们的小朋友自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习进程,亦让我们了解小朋友学这个课题面对什么难处?有没有信心做?遇到困难时是挑战自己,还是把自己收起来?先做完一粒星的工作纸,再做两粒星,我们学校有很多fast worker,有很多资优学生,他们不会想停下来,不会觉得‘饱’。如果他们想学习,觉得已经掌握了,便不会再等。”

学生完成当天需要做的事,可以用iPad玩小游戏,或是继续挑战自己。(天主教总堂区学校提供)

刘晓峰续说:“这是基于我们建立了一定的互信,否则,第一件事会担心什么?学生抄答案。认为他们肯定会抄袭,不会亲自完成。其实他们明白,抄了答案又如何?考试怎么办?他们知道若果考试考得不好,后果要自己承受。他们理解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老师真的要百分百相信他们,从他们的工作纸可以看到他们没有抄袭,答案并不是全对。”对比其他同级的班别,运用这课室的班别成绩较佳,而且有所进步。

躺地毡豆袋椅 组合理想课室

课室变成现在的模样,背后还吸纳了同学的意见。刘晓峰忆述,当时向学生了解理想的课室是怎样,同学们把心中所想写在纸上,再贴出来,“想要植物”、“想要块地毡”、“想要个豆豆椅”、“想要个cushion来休息”……不同的想法就这样出来了,甚至有同学提出想在课室养宠物,但考虑到假日未能够照顾,最终没有实现。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整合起来,再了解他们对课室桌椅的看法,最终共同建立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学生希望在课室添置豆袋椅,老师也按他们的意愿提供,成为他们可以聊天的空间。(天主教总堂区学校提供)

改造后的课室好在哪里,身在其中的小朋友未必感受到,像上学年有份参与课室改造的小六学生铃木麟便说不出所以然。刘晓峰认为,硬件改变可以带出很多东西,学生年纪仍小,未必懂得表达,但从学习氛围的改变,可以看到课室布置对小朋友的学习有明显影响。像铃木麟和同学们几乎每天都坐豆袋椅,在那里一起玩,同学之间变得更亲近。

刘晓峰说,在传统书台以外、一个像家居的互动地方,可以让小朋友减压,“揽头揽颈”等肢体动作,亦能建立亲密关系。“虽然上学对他们来说本来就很开心,但有这些空间,可以让他们更舒服自在地聊天、玩耍,他们甚至不介意在地毡上碌来碌去。这可能是小朋友和大人在认知上有不同。”

改造课室的过程中,老师还访问过小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带给他不少的新思维。继续阅读︰【课室改造.二】老师访学生了解需要 改造硬件重点是教学整体

相关文章︰

【课室改造.三】在实验中研习 桌椅灵活排列 学生自由走动

【课室改造.四】上堂小息可砌LEGO 硬件配合创意互动课堂

上文节录于第203期《香港01》周报(2020年3月2日)《赋权学生自主学习 课室改造实验》。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