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撕裂 “黄”与“蓝”的平行世界

撰文: 贾婉琳
出版:更新:

六月以来的社会风波,不但冲突一直升级,社会之间的歧见和撕裂也愈来愈严峻。在纷杂多元的资讯中,走出立场的同温层甚至理解别人的观点,变得日益困难。活在平行世界之中的“黄丝”和“蓝丝”,如何摆脱“围炉取暖”的命运,成了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HKG报的文章 立场新闻的文章
“指挥官嗌咪:‘请你地遵守之前嘅承诺,不要冲击警方防线。’换来的是粗口,紧接是水樽、砖头,之后暴徒1212打数后冲了过来⋯⋯” “看著警方一路进逼,催泪弹成为了其一的武器⋯⋯看到让人激愤的一幕,警方在密集的夏悫道人群施放催泪弹,再传来一两声枪声,然后迎来一阵起哄。”
“中午十二点,十五个钟了,终于可以退后休息,解下装备,就躺在行人路上⋯⋯下午3点,行动升级,占领立法会。原来唱圣诗是暗号,说好的不冲击去哪了?” “听到一班基督徒对著门口铁马后的一班警察,在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当你愿意认真地做一件傻事时,会带有一分力量,令人动容的。”

虽然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但媒体HKG报和立场新闻对于6月12日金钟大冲突的记录,却如平行时空里的两组镜头,在时光长河里各自并流。即使大家的镜头都聚焦在了同一处,简单至冲突里的同一首歌,各自描绘的场景也是截然相反的。

港府早前强推《逃犯条例》修订引发政治风波,更直接导致6月12日的“金钟冲突”。(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不同的镜头

同一个场景,不同的镜头可能会拍到不同的角度,进而展现出不同的结果,这也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媒体报道就像是镜头下的片段,拍摄和叙述的角度、方式决定了最终呈现出的景象。例如,金钟大冲突后《经济日报》社评的描述是,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流血冲突”,但《苹果日报》的头版标题是“暴政向我们开枪”。可见警察的执法和受伤,示威者的冲击和受伤,媒体都可以自我取舍进而展现给其受众。

8月11日尖沙咀、铜锣湾等多个地方出现快闪示威,随后两天HKG报及立场新闻对与警察和示威者的报道和文章,也像在呈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前者重点放在示威者的暴力,用上“曱甴”、“暴徒”等字眼,及形容警察执法辛苦,被“屈”、“被抹黑”等;后者重点放在警察执法是否具有法理依据,是否过度使用武力,例如形容“香港警察企图谋杀香港市民”。

8月12至13日部分有关警察及示威者之文章标题
HKG报   立场新闻
〈直斥汽油弹袭警丧心病狂 港澳办支持警队 依法打击严重犯罪!〉
〈记者斥烟攻罔顾安全 警方反驳︰只为制止危险 “示威者用暴力有冇谂过途人?”〉
〈“一群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屈警方滥暴要无限期罢工〉
〈黑衣曱甴 还我右眼〉
〈暴徒雷射枪射眼12警受伤入院
关于暴力冲突 〈811港殇,警察已退化成野兽, 812 机场见〉
〈东区医院逾200医护集会 香港警察企图谋杀香港市民〉
〈一群前线医护人员:警重演六四血腥残暴发起无限期罢工〉
〈布袋弹射爆眼? 警:不确定受伤原因现场有布袋弹有钢珠〉
〈市民号召“警察还眼”集会吁塞爆机场为女伤者“讨回双眼”〉

〈扮曱甴智擒暴徒警方新招建奇功〉
〈警方扮曱甴捉暴徒 卧底拉人的两大好处〉

关于警察乔装

〈疑似警员假扮示威者执行职务 民权观察: 行动无合理理由  需留意有否煽动群众〉
〈睇片 警察 黑衣人警乔装示威者持棍狂殴 陈祖光:如派卧底入黑社会〉

同一颗子弹

这场风波的触发点虽然是《逃犯条例》修订法案,但令社会陷入严重撕裂的,却是警察执法的问题。自从6月12日下午第一颗子弹射向人群时,一个巨大的分歧便横在不同人的心中:警察是否过度使用武力?

那颗无法被忽视的子弹,是怎样出现在不同媒体的镜头里?以《众新闻》6月19日一篇报道为例,其指出警方使用武力不合规矩之处,包括布袋弹应只向身体下肢瞄射;而《文汇报》的解读却全然相反,形容示威者过分使用武力,而警察则是“使用适当武力将这些人驱散”。后者在6月23日另一篇报道中,同样将警方行动的描述为“相当克制”。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同一颗“子弹”,即使不同媒体均有提及,也能引向不同的立场。

类似的情况,在这两个多月一直发生。再以8月11日为例,不同媒体均提及警方派人穿黑衣、带上口罩,乔装为示威者混入人群。这单一事实,不同的侧重和表述,也呈现出不同的温度。例如立场新闻一篇报道从警察执法的合理性入手,引用监警会前委员、法律学者张达明的意见,而网上读者的留言多是批评警方手法“踩界”,甚至直言警察“践踏法律”及自视为法治的代表。在被视为“蓝丝KOL”的屈颖妍的一篇文章《曱甴之乱》,示威者被形容为“根本就是暴徒、是黑社会”,社会则被说成“满目疮痍”和“从未如此破烂过”、凸显出警察有必要乔装执法、扭转局势。

可见,叙述的虽是“真相”,但不同的侧重点和叙述方式也有办法把它展现成对自己最有利的面貌。

便衣警员乔装成示威者拘捕“真示威者”的做法备受质疑。(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后真相时代的各自围炉?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由于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发放未经查证的消息,令真相比以往可能更难获得甚至变得不重要,很多人形容社会进入“后真相”时代。特别是当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融入同质群体,分享相同的观点、讨论单一来源的资讯,便会出现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又名同温层效应。尤其是Google搜寻的个人化,Facebook通过演算法推送与用户偏好和立场相关的资讯,也让人在相对封闭环境中,以为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就是事实的全部。

在今夏的社会困局中,不难看到同温层的汇聚。《立场新闻》一个质疑警察乔装执法的报道,在Facebook上获得赞好和分享分别约两万,回应三千,大多对警察这般的执法手段提出质疑和不满,比如“黑警好低庄”(手段不高明)、“黑警折堕至此”等留言,获得非常多人赞同。而HKG报一篇称赞警察乔装执法有智慧、将示威者负面比喻为“曱甴”的文章,也在Facebook上也获得赞好逾万,回应逾千,当中大部分表示认同,比如“近两月最开心呢日”、“希望陆续有来”等留言获得多人支持。

同一件事,重点明显不同的两篇报道吸引了各自的观众,相同立场的人们在同一个圈子中彼此认同、称好。在网络世界和社交媒体,不同阵营之间并没有具体的区隔,照道理资讯可以传到不同立场的人手上,任何人也可以去另一个阵营交流意见。但因为资讯的发达和广传,异见之间彼此讨论和说服对方的情况,在现实中并没有怎样发生。相反,媒体、KOL(意见领袖)等凝聚受众,更体现出网络资讯同温层的问题。

网络上的KOL无论立场是“黄”是“蓝”,都能聚集一批立场相同的粉丝,成为一个小圈子。例如立法会议员何君尧以支持警察闻名,其Facebook主页汇聚了约8万人;支持示威者争取诉求的民主党议员林卓廷,其Facebook亦吸引了逾6万人。两个社交网络对于同一事件,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例如浸大学生会会长方仲贤8月6日因购买激光笔被捕一事,何君尧转载了前特首梁振英的贴文,分析方仲贤购买“观星雷射枪”的动机,进而论证警方拘捕的合理;林卓廷则转载《苹果日报》的新闻,评论道“咁好多大学教授、老师都藏有攻击武器啦!大家快啲去自首啦!随时塞爆警署”,嘲讽警方无理取闹。两则贴文各有支持,留言大部分为持相同立场者,可见不少人在各自的同温层中狂欢,并没有因为资讯的发达而去关注另一方。

(郑子峰摄)

雄辩胜于事实

然而,即使面对异见,人也很容易对相反的意见视而不见。这涉及到后真相时代的另一个特质,“诉诸情感与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重要”。即使说,人更倾向于为了坚持的立场选择合适的事实论据,而不是根据事实选择立场。

心理学的“动机性推理”理论指出,人类太执著于自己的立场时,往往会投入额外的认知资源来驳回持相反观点的证据,以让自己更确定自己的信念。这也是同温层效应如何脱离虚拟世界,存活在真实世界中,影响人类大脑的“认知模式”的方式。即当人遇到和自己认知矛盾或是意见相左的资讯时,便会感到不舒服,破坏大脑的稳定,因此经常忽略或是合理化不喜欢的资讯,形成了雄辩胜于事实的现象。在同温层自我稳固的过程中,“真相”变得不那么重要。每一个“事实”都会被扭转为对自己所持观点最有利、最合理的“论据”。

后真相时代的“雄辩胜于事实”,让人们立场先行,把情感和感觉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如此,偏见也能换取共鸣与支持。持不同立场者在各自的同温层内不断加强自己的理据,不断积累情绪,最终让各方撕裂愈来愈大。这个夏天留给我们的问号,除了香港政局的出路,还有如何走出同温层的问题。

相关报道:面对争议 社会怎样渐行渐远?上文部分刊于第17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19日)的《如何走出“黄”与“蓝”的平行世界?》。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