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工业年代新市镇 沙田成功难延续
“一个新市镇的成功,要配合它身处的年代和社会。”城市研究者何尚衡接受《香港01》专访时如是道。他指出,政府留恋沙田新市镇的成功经验,不断开发新市镇,却忽略了沙田的规划有其时代背景和脉络。沙田属于第一代新市镇,于1970年代初动工。当时香港仍是工业城市,区内职位能大致满足市民的就业需要。不过,随着经济转型,目前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相关职位大多留于市中心商业区之内,并不倾向对外分散发展,造成居民通勤时间长、交通费用高昂的苦况。
旧思维建新市镇难宜居
何尚衡认为,政府不应采取僵化的分区规划,将商业和住宅用地完全割裂,“把地图上的地填颜色,这个颜色代表住宅,整个地区就是住宅;那个颜色是商业,就整个地方都是商业用途。”他建议,政府在划出地皮作产业发展时,应考虑到附近人口结构,是否能够对应相关的工种,让商住之间发挥协调效应。
他批评,政府将大幅的地皮拍卖,造成近年的新市镇区内面貌渐趋单一。以将军澳为例,区内的地皮大,可追溯至港英政府于1960年推出“土地期权”制度。当时政府向农民征地,农民可选择直接现金赔偿或换地权益书,容许权益书持有人可在日后的新界土地拍卖时,才补回差价买地起楼。1980年代初,中英政府展开香港前途谈判,中国并不承认港英政府发行换地权益书的措施,权益书持有人要在1997年前行使所有换地权。关注房屋及土地政策的学者姚松炎解释:“将军澳是九七前最后一个新市镇,发展商为了赶尾班车,大量行使换地权益书。将军澳有七至八成都是发展商使用换地权益书发展。”
一个新市镇的成功,要配合它身处的年代和社会。
1991至1994年间,发展商以换地权益书投得将军澳八幅地皮,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呎,可建楼面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呎。何尚衡指,发展商得到大片地皮后,倾向兴建大型商场。商场往往引入连锁品牌,以保证人流,导致商场与商场之间十分类似。而这些连锁店舖,入货来源大同小异,又导致商店与商店之间的产品相近,大大限制了居民的购物选择。当舖位全被发展商垄断,小市民难以租舖做小生意,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僵化和单一,与国际间一直称颂香港“happening”(意即有活力和多元化)的形象相违。他建议政府可将地皮拆细售予小型发展商,亦适当地以公营商场或街市介入,令公私营的商场之间可以互补不足,让市民各取所需。
何尚衡强调,在住宅供应上维持合理的公私营比例同样重要。如果未来填海造地建成的新发展区继续任由发展商兴建私楼,将不能解决小市民的住屋需求。
根据规划署就议员查询的书面回复,截至2013年年中,十八区之中,新市区如大埔和元朗的私营房屋比例达51.6% 及52.4%,荃湾更高达75.5%,远高于政府所订下公私营房屋六四比的目标。根据2016年的数字,香港人的收入中位数为15,500元,同年私人永久性房屋租户的每月租金中位数为10,000元。基层难以负担新市镇内的私人住宅。
面对土地需求日益增长,政府除了善用现有土地资源,在保障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额外开发填海土地,亦无可避免。但是,当政府下定决心造地的时候,也该警惕不应“为填而填”,而是该汲取过往发展新市镇的教训,不仅要预先作好交通等基建的长期规划,也应从产业与人口发展趋势,以至香港未来整体经济增长方向入手,通盘考虑新发展区的选址与布局。至于在新发展区房屋规划上,当下关于公私营合作的争论也极具参考价值。在未来新市镇的发展上,政府应该采取主导角色,避免过分依赖发展商,确保经济模式多元,以及向基层市民提供足够的公营房屋单位,令城市更加宜居。
上文节录自第119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9日)《填海造地无可避 更须兼顾规划》。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