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自驾车面世前 两大问题仍需处理

撰文: 孔祥威
出版:更新:

自动驾驶汽车渐成大势所趋。瑞银上周发表报告,预期2026年开始,自动驾驶的士需求将开始增加,到2030年全球将共有2,600万架自动驾驶的士运行,占所有的士约12%。现时各自驾车公司,包括科技公司和决传统车厂,纷纷积极布局。然而,这些公司若要颠覆我们现时马路的习惯,仍要共同面对其他问题,仍要共同面对以下问题。

技术问题众多 大众信心有待建立

不过,对大众更重要的信任问题应在于自驾车的安全。自驾技术初创公司Voyage的首席技术官齐亚伊(Tarin Ziyaee)希望,Uber的事故可推动自驾车公司公开讨论现时科技的局限:“我们需要讨论事情的真相,这些自动驾驶系统到底在做什么及其弱点所在。这些公司对安全问题绝口不提,这需要改变。公众有权知道来龙去脉。”

Uber一案中,自驾车系统错误辨认途人,突显技术的局限。从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DMV)报告可见,自动驾驶系统无法辨识的不限于人类。Waymo、Aptiv和百度都曾经错误辨认交通指示,或在感应器收集数据时已出问题,Cruise和Drive.ai分别试过收集数据不足和不一致。此外,现时自驾车仍犯上不少相对“低级”的错误。多间公司都出现定位错误,自动驾驶系统无法确定自身位置而失灵;或控制车辆不当,从入弯路线、煞车到切线都不尽完美。最重要的是,自动驾驶系统基本上不懂应付突如其来的事情,例如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需要司机接手。

单从去年DMV的报告来看,Waymo在测试里数及解除自动驾驶的表现远超其他对手。但各自动驾驶车公司仍有许多技术问题尚待解决,影响大众对自驾车的信心。

在这一刻自驾车无疑有大量改善之处,不过,败于IBM超级电脑“深蓝”(Deep Blue)的前西洋棋世界冠军卡斯柏洛夫(Garry Kasparov)就深信自驾车长远值得信赖。上周由《华尔街日报》举办的“Future of Everything Festival”演讲中,他再次强调:“没有机器可达至100%完美,但将愈来愈安全。”他也曾在访问中对经济学家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高云(Tyler Cowen)说,明白人类对于无人车的恐惧,而这是必然的过程。

以前,我们觉得没有驾驶员在升降机内是很危险的,结果1945年纽约市发生电梯驾驶员罢工时,人们选择行楼梯上帝国大厦。
前西洋棋世界冠军卡斯柏洛夫(Garry Kasparov)

最近一间初创公司正试图以加强沟通和安全,降低大众对自驾车的安全疑虑。Drive.ai由Google Brain创办人及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创立,将于本年7月成为美国得州首间公司在公共道路提供无人驾驶叫车服务。吴恩达指出自动驾驶“司机”的缺陷:“它无法与你眼神接触,也无法辨认修路工人叫车辆前进的手势。”因此他们在车身设计下工夫,前后左右各设一块荧幕,显示“乘客正上 / 落车”、“正驶到一旁(配以箭嘴)”、“自驾模式关”等讯息,以便其他道路使用者得知自驾车的行动。

Drive.ai的自驾车车身装有4块显示屏,试图改善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沟通。(Drive.ai官网图片)

但华盛顿大学可持续交通实验室主管麦坚时(Don MacKenzie)则认为设计有改善之处:“自驾车与司机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沟通的确重要,但若讯息被物件阻挡或光线影响,又怎么办?”

伦理责任未明 遑论机器学习

即使自动驾驶会愈来愈安全,甚至比司机更少犯错,相信没有人会认为交通故事会自此消失。本年3月,美国麻州理工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在2016年推出了类似“电车难题”的“道德机器”(Moral Machine)游戏,研究大众对于自驾车失控时的道德选择。负责项目的拉温(Iyad Rahwan)教授以康德(Emmanuel Kant)和边沁(Jeremy Bentham)的哲学为灵感,设置二择一选择题,每次随机抽出十多个两难情景,由玩家在涉及男女、老幼、肥瘦、人与动物、专业人士与罪犯、遵守或违反交通规则者、死亡人数多寡等比较中,选择自驾车撞死谁。

调查共获约400万人次回答。部分结果有明显差异,例如大多数人会选择拯救年幼而非长者;约六成人选择乘客死亡也不要撞向途人。但也有些结果十分接近,例如撞死一个合法过马路的人,还是撞死两个非法过马路的人。拉温曾指出大众的双重标准:“大部分人都站在边沁那边,采取效益主义,希望自驾车把总伤害降到最低。但当我问他们是否会买这种车,却说‘绝对不会’。”

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丹克斯(David Danks)却指出,“电车难题”是误用于自驾车,因为自驾车不像人类般,比较要撞向人类、狗只还是灯柱,而只懂考虑高或低数值。

自驾车所下的决定,早已由人类程式设计师,在设定行人和单车骑士之间的相对数值时,就告诉了它们。那一刻自驾车不像普通人一样抉择,只是找出最大的数值而已。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丹克斯(David Danks)
nuTonomy主席艾尼玛(Karl Iagnemma)认为大众对自驾车的伦理问题过虑。(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所以,真正做决定的到底是自动驾驶系统还是我们?不是每一间自驾车公司都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nuTonomy主席艾尼玛(Karl Iagnemma)在世界经济论坛中表示,电车难题本来已极之罕见,自驾车会进一步减低它们的可能性;把思想实验与现实混为一谈,只会误导大众以为自驾车很危险或不利于某些人,比司机安全的自驾车将被拖延进度。

自驾车竞赛才刚鸣枪起步,顺利的话,本年内或有第一圈战果。这一刻Waymo和通用汽车或许在往绩和牌面上占有先机,但在各种问题仍有待解答下,鹿死谁手有待分晓。

上文节录自第111期《香港01》周报(2018年5月13日)《自驾车竞赛 谁领风骚?》。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