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深圳】唯一为港而设的特区 我们用好前海了吗?

撰文: 慈美琳
出版:更新:

中央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大礼、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的前海,定位为深化港深融合的战略平台,锐意成为泛珠三角的“曼克顿”。时至今日,地标港货城门可罗雀,整个前海也不兴旺,有人断言“前海失败了”,但前海管理局香港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认为,前海才刚刚“准备腾飞”。乘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之势,前海重新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在港深必然更紧密融合的将来,前海会为香港带来什么?香港又可如何利用前海发展自身?

北上前海,最近的港深口岸是深圳湾。记者在荃湾等待半小时,只见跨境巴士架架客满,最终只能改乘火车到福田口岸,再转乘逾半小时地铁,实在觉得前海是个遥远的存在。从离前海中心区域最近的鲤鱼门地铁站下车,仍有两公里路程,记者最终付15元人民币搭乘“前海行”电动“的士”。司机吴师傅透露,以往5元一人,最近整个园区封路起楼才加价。他的“的士”虽然环比缴交经营费,但并没有的士牌照。“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车,大概介乎的士和黑车之间吧”吴师傅说,“但肯定没问题,这里(前海)的事情谁都说不清,特区中的特区嘛。”

前海有大量香港元素,地标商城以香港地名划区。(吴钟坤摄)

曾惹“削弱香港”忧虑根据国家规划、填海而成的前海,占地15平方公里,全称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什么意思呢?”洪为民解释:“就是深圳和香港做现代服务业合作……很多政策啦,归根究柢就是为香港人设计发展的地方,中国内地有很多乜区乜区,但专门designed for香港(为港设计)的,只有前海。”前海发展大计中,金融业、现代物流、资讯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业是主要支柱,港深合作则是主旋律。2017年施政报告中,特首林郑月娥四次提及前海:(1)表明将继续支持深圳政府在前海的创业基地,并筹备新的青年共用空间计划;(2)赞赏2017年在前海奠基的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是港深合作的极佳例子;(3)承诺在建造及相关专业上深化香港与前海、横琴以及南沙的合作;(4)承诺继续与内地就专业人员资格互认进行磋商,把前海已实行的香港管理模式,推展到其他自由贸易片区。中国银行(香港)的财经报告分析,林郑在对粤港澳大湾区着墨不多的情况下四提前海,反映现届政府对与前海合作寄予厚望。

洪为民认为,基建互通对香港至关重要。(陈嘉元摄)

官方口中的“合作”定位,在规划初期并不被香港人接受,“竞争”和“削弱香港”成为各界讨论中更为常用的字眼,忧虑明显多于欣喜。例如《信报》创办人林行止曾于2013年撰文表示,前海将成为由北京全面管控的香港后备城市,最终目的在取代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更早于2010年就断言香港被“绑上战车”,无可避免要参与前海发展,她担心日后会有大批服务业工序迁到前海,引发第二次产业北移,批评港府后知后觉。时至今日,汇丰、恒生、东亚、周大福等巨企已在前海开展业务,恒生称已将珠三角逾40%员工及分行部署在前海,虽然去年内地业务税前盈利贡献仅1%,相信其后会有明显增长。汇丰则已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证券公司,为内地提供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方案。内地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科技公司,以及腾讯的电商业务亦放在前海。然而,比起最初的草木皆兵,如今香港人对前海的实际进展,显得兴味索然。在Google Search搜索“前海”,台湾媒体的资讯比本地传媒更多,也更靠前。

吸引力有限  地标港货城遇冷2015年前海周大福全球商品购物中心(下称“港货城”)开业,是前海发展中为数不多的热话之一。该中心斥资4.23亿港元、占地1.1万平方米的港货城,吸引Sasa、G2000、余仁生、美心等多个连锁集团进驻。洪为民记得,刚开业时,生意畅旺到要控制人流,员工下班要塞车二三十分钟才能离开前海。而记者今年到访时,这里却可谓门可罗雀,写着“旺角”、“尖沙咀”、“铜锣湾”的路牌,指向只有三两客人的日用品商舖。曾有传媒报道,过去两三年间,做跨境电商等贸易的港资蚀钱后陆续离场,多间店铺易手。港货城开门迎客前,洪为民曾高调宣称其将助解决香港水货客问题,为何今日却未见成效?他坦言,当初没有仔细评估过香港水客问题的严重性,只觉得“如果内地对香港货品有这么大需求,为何不将香港货品带进去,要人山长水远来买?”这样的想法显然过于简单,前海交通尚不完善,货品不能免税,对消费者吸引力有限。他告诉记者,在关税和个人化妆品限购问题上,国家优惠还在进一步收紧,但“至少周大福觉得是成功的、赚到钱的,之后还要在罗湖开第二间,一定是觉得这个模式有得做”。洪为民的助理补充,港货城主打网上业务,去过一次之后只要网上购买及配送即可,因此实体商城人流不大。记者就此向周大福查询,对方回应称,网上订单确有上升趋势,但销售仍以实体为主,主要是家庭客购买奶粉、尿片;至于商城盈亏状况则没有直接回应,只表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指虽然前海配套和交通不完善,商场客流受到一些影响,但公司和商户都有信心“在未来的两三年,前海会很繁荣,成为真正的金融中心。”

前海地标港货城客流稀疏,为港舒水客的目标未能实现。(吴钟坤摄)

新界西北居民  前海返工好过?对“未来的两三年”的憧憬,也出现在洪为民的叙述中。他指出,前海建设速度很快,去年有100栋大厦封顶,“当大厦招租入伙,人返晒工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他又说,不论如何必须看到,有了前海之后,港深合作确有增加,两地政府更加紧密,也有多港人北上营商。截至2017年底,前海有16.49万间企业注册,当中7,102间来自香港,占总数约4%。整体企业开业率约四成。“前海工作suppose是适合香港人的。”洪为民解释,新界西北现在是就业“洼地”,天水围或屯门居民在区内只能从事洗碗、茶餐厅等低端服务业,“做高端就要出中环或九龙东,(坐车)都成只狗咁”,但如果兴建港深西部快速轨道,新界西北居民经洪水桥北上,坐两个站便可到前海上班,有机会在金融、科技、物流等领域做一些专业或半专业职位,相信时间和花费成本都会降低,“近啲嘛,你企喺深圳湾,都望到洪水桥喇”。然而,实际情况是,国家确有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及深港西部快速轨道,其中洪水桥支线向北连到前海,实现港深之间“西进西出、中进中出、东进东出”,与已有的中部福田口岸、东部罗湖口岸形成三个跨境互联网,惟特区政府于2014年因财政可行性问题搁置该计划。“香港单方面取消了,我当时都好奇怪,咁都得?”洪为民说,现在又再尝试推动此事,但相信十分困难,就连由港深哪一方负责可行性报告,也得争拗一番。他忆述,两三年前曾与前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陈文鸿一起,和时任规划署署长凌嘉勤商议洪水桥铁路一事,但未获接纳。陈文鸿曾于报章撰文力挺参照日本京都等枢纽车站模式,发展“洪水桥副中心”,指香港人口北移,深圳经济中心西移,相互连通可增加本地就业,解决市区交通拥挤问题,乃“非造不可”。洪为民则认为,港府和港铁不应只计短期回报,更应看到基建带来的城市间的连通,以及外部效应。

深圳湾公路大桥已将西部连通,洪为民一直呼吁建西部铁路,令新界居民方便上前海。(高仲明摄)

港府“主动性在哪里”洪为民续称,港人对前海缺乏兴趣,除交通不便之外,亦因前海未大规模招聘港人,而今年秋季起,前海将在香港各大学举办招聘会。至于相关企业是内地还是港资较多,洪为民说,现在大企业已不分出处。他举例,腾讯、华为就是总部设在深圳的国际企业,“在大湾区背景下,城市间连成超级大都会,不要再这么斤斤计较哪个城市”。“我小时候,那些大公司,法律和投资者部在中环,贸易、merchandiser在长沙湾,厂就在大埔或黄竹坑,三个点做不同事。”洪为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亦应参照此模式扩大发展,让企业可因应地区条分布不同业务:“金融、上市在香港,研发在深圳,港口管理在南沙,厂在东莞”,前海则有金融及科技,可做中港资金通道,令香港更好发挥离岸人民币中心作用。要实现这样的愿景,需区域内人流、资金流、资讯流更为畅通。洪为民指出,在港深合作和大湾区规划上,港府角色都显不足。现时都是广东方面提出建议, “港府去度一度,OK就做,……心态就是reactive的”,在国家大湾区规划上也是一样,一直说要等规划出台后才宣传和教育,“但主动性呢?在哪里呢?”——“在哪里”三个字,洪为民特意用普通话拖长强调。他相信现届政府已有改善,例如林郑月娥去年主持在前海成立文创产业平台“二元桥”(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就成为深港青年梦工场外的另一个双城合作项目。在洪为民看来,现在的内地文化仍较为官僚,以官为大,港府若能提出政策建议,定能引起更多重视,日后应转变思维,更主动思考如何用好前海发展。

前海自兴建伊始就是政策高地,“特区中的特区”。(吴钟坤摄)

上文摘自第109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30日)《前海香港联络官洪为民:港府对大湾区的主动性在哪里》。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