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韩正长袖善舞擅经济 主政上海政绩斐然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兼掌港澳事务,在中共治理香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自2003年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以来,共有三位组长,分别是曾庆红、习近平和张德江。前两者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后者则是当时的全国人大委员长。这样的先例使得新一任港澳小组组长人选未明朗时,外界普遍倾向于现任人大委员长栗战书,王沪宁、汪洋、王岐山等常委或重要官员亦被视为可能人选,韩正不在观察者视野之中。不过,详尽研判韩正其人,加上香港局势不比往日,这位“海派”走马上任港澳协调小组组长,并非全然无迹可寻。撰文:侯振
自1975年文革末期到徐汇区起重安装队当仓库管理员,到2017年卸任上海市委书记离沪,42年间韩正一直在上海深耕,由基层至高位,可称“一步一脚印”。历数其担任职务,遍及党政各领域。在企业层面,他曾先后担任上海胶鞋厂和大中华橡胶厂的党委书记。在橡胶厂工作期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前往抽查,评价“你们还可以,意见有,但是对你们工作还是肯定的”。
仕途一步一脚印
此后韩正赴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仕途进入相对稳定的上升期。1997年,他以市政府副秘书长职务兼任上海市委常委,真正步入沪市高层。其时黄菊任上海市委书记,两人颇有交集,韩正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时,便曾邀请当时的市委书记吴邦国及市长黄菊为年轻人上团课。2006年,韩正迎来其仕途的转捩点,这一年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该市社保基金违规运营问题落马,举国震动。权力真空下,市长韩正临危受命,出任代理市委书记,稳定住局面,实现平稳过渡,翌年迎来习近平。
从2003年到2012年,韩正共担任近十年上海市长,历经陈良宇、习近平、俞正声三位市委书记,均配合无间。2012年升任市委书记,面对数次公共事件,处置也被认为得当。十九大当选政治局常委、今年“两会”就任常务副总理,可知中共高层对其能力认可。
这样一位典型的“海派”官员被委派主管港澳事务,中共最高层看中的或许是其从政40多年的特质。在沪多年,韩正对金融、经济、工业、教育、社区建设等大都市发展、改革的方方面面十分熟悉,被誉为不务空谈的实干型官员,他亦自陈“解放思想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和同侪相比,因在上海的丰富历练,他还被认为更具开放思维和国际视野,也更有现代意识和区域整合统筹的眼光。
自贸区成重要政绩
近十五年在上海主政政绩斐然,入常后又被委以重任,足证韩正有其过人之处。上海是中国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从2万亿元跃升至3万亿元,只用了五年时间,这也正是韩正主政的五年。这五年上海的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成效也进一步显现,涌现 “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推动新一代人工智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顶层设计”。许多科技型企业扎根上海,逐步成长为业界“独角兽”。基于此,随着两批22条海外人才出入境试点政策,加快吸引、聚集、留住人才,上海引进海外人才超过11万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尤其是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9月底在浦东正式成立后,发展至今将近五年。据统计,五年来自贸区累积新注册企业5万户,外资企业占2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274家,业务涉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7万家境内外企业,实到外资167亿美元,相当于自贸区挂牌前20多年总和的两倍。这一切,发生在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去年中共十九大会议期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有一个清晰的总结:自贸区建设,上海分了三步走,2013年9月挂牌,为1.0版;2015年中央批准深化自贸试验区方案,是2.0版;2017年5月,中央深改组正式批准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是3.0版。上海自贸区分步探索、逐步深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建立了一个现代化、开放型的市场营商环境。
除了自贸区自身的成绩外,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曾在一次讲话中说到自贸区的“四大发明”:“第一是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从事前审批制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第二是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和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第三是贸易便利化改革,主要是货物贸易便利化,实现了单一视窗的管理模式,使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第四是金融开放方面,最重要的成绩是成功尝试了FT帐户(自由贸易帐户)”。这四项主要制度创新,也成为了全国11个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框架。
研究香港已久
对于韩正主管香港事务,很多的疑惑在于,韩正似乎跟香港没有太多的交集,不如其他高层如王岐山那样了解香港。从公开报道来看,这似乎没错,但这样的判断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维度。
在上海自贸区各项工作日渐成熟之后,上海正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当地多个管道的资讯显示,上海建设自由港的初步方案已报送至国家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如果一切顺利,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方案将于今年在上海落地。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撰文“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准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 显而可见,香港和新加坡被确定为上海打造自由港的重要参照对象。
由此判断,虽然表面上韩正跟香港交集甚少,但他研究香港已有一段时间,特别是研究香港的核心产业。许多人以为韩正长期于上海主政,对香港事务未必熟悉,其实是一大误解。
媒体上为数不多的韩正谈香港言论里,有这么一段话。上海自贸区成立四周时,韩正接受内地传媒采访,特别提到“沪港促进”,两地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他说,香港是自由港,上海自贸区和香港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做成了,既利上海,也利香港,更利国家,是三赢”。他比较了沪港两地的差异:“香港是针对金融业,全开放的,我们自贸区主要还是针对服务企业的,也不是简单的离岸贸易,只是对企业提供便利化,改革现在不合理的制度,对企业提供更良好、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服务,所以不存在和香港的竞争,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借鉴香港的做法。”
治港模式 民生为根本
此外,杭州大湾区建设也在酝酿规划。杭州大湾区以上海、杭州、宁波三个支点,以及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四地,围绕杭州湾构成城市群,未来将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经济的两个关键推动点。去年,上海和浙江省委还举行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座谈会。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都有出席座谈并讲话,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这种抱团发展、错位竞合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将是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极为考验官员的统筹调配、区域协同能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环杭州湾湾区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贸易制度层面,自上而下政策实施的阻碍较小,积攒了相对成熟的经验。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了香港未来发展的五大关键字:履责、融入、壮大、共享、展望。在融入部分,习近平表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都是重点”。基于此,韩正不失为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更愿意强调合作那一面。派遣韩正主管港澳事务,便是中共意在将上海的发展经验南下,尽速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统筹发展,帮助香港从行政治理能力不足、经济和民生都未达到期望水准等困境中脱出,于日趋两极化、愈来愈对立的政治局势之外,走出一种全新的治港模式。
这一探索实际上早在运行,正如有评论指出,“依法治港打击分裂主义、强化身份认同教育、中环西环工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高速铁路、港珠澳跨海大桥等”,这些措施的从无到有,突显北京的治港思路正持续渗入香港的各领域,悄然从过去的政治治港,转向经济治港、实务治港、融合治港。而韩正的到来,显示中共的治港思路可能更进一步向基层延展,以改善民生,解决港人亟需为切入点,以求反过来推进内地与香港的政治互信,弱其政治特殊而振其经济互融,逐渐敉平壁垒。
上文刊载自第107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16日)《海派”韩正 长袖善舞擅经济》。
相关文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