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家町田龙太因MMA调整直拳打法 但值得学习的并非技术改动

撰文: 公相君
出版:更新:

Lyoto Machida (町田龙太) 是位日本巴西混血儿,从小练习空手道以及相扑,在不同的搏击运动都有成绩。只是,他对搏击运动中最大的贡献,是把“竞技空手道”的打法,包括距离、节奏和技术,一并带到MMA,并证明整个体系的可行性,更能打出亮丽成绩。
曾经是UFC轻重量级冠军的他,最近在社交媒体中展示了自己因MMA比赛,而作出调节的“逆突”后手直拳。不过,重点并不在于他的解释是否“正确”,而是在于“调节”。

Lyoto Machida (町田龙太)。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Lyoto Machida的MMA版空手道后手直拳

Machida的后手直拳与拳击的后手直拳有明显不同,尤其是在马步上,以及踏步后膝盖的弯曲度也不常见。但因为是练习和展示的关系,所以动作更为夸张也可以理解。

很多人在此帖下发问,我们从Machida的解释中就更能清楚他的做法。

medeiros.teologia 问了两个问题,第一:拉扯到腰部的手,不应该回到脸部作防御吗?第二,短片中拳头打出时肘部略微擡起,而并非像JKA空手道一样从肋骨上“拖曳”出去,JKA空手道那种做法显得更为闭合,有什么原因作出改动?

Machida回答指说:

(对于第一条问题)从理论上讲,是的,但当我们练习肩的活动时(即把肩推出去),就很难把另一只手保持在面部水平上。
(对于第二条问题)拳打出时不一定要从肋骨上“拖曳”出去,就如我所说,这个调节是用以打出更大力量,以及把头移开以防对方反击。

Lyoto Machida补充,这是个中到远距离的攻击,只要打中对手的话自己还是算安全的。如果是作短距离的打击,马步就更细,而手亦会更高作防御。

重点不在于Lyoto Machida的诠释是否“正确”

其实值得学习的,并非 Lyoto Machida 为了“适应”MMA环境,而作出的直拳改动(或调节),因为这些动作与改动,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Lyoto Machida 有深厚的空手道背景,对时机掌握非常好,假如没有这种能力,这种直拳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Lyoto Machida 第一场职业赛败战,就是因为Shogun Rua把握到他的直拳所作出反击: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 Lyoto Machida 为了“适应”MMA环境而作出改动这个行为本身。

在不同的比赛、场合下,因应自己的身形、性格、喜好、判断,而对所学的技术作出调整,是研习者的必要课题。每一个动作调节都有其利弊,哪一种最适合自己与当时的场合,研习者都需要自行判断,而实践正是检视判断是否正确唯一标准。

在武术上“正确”本来就应该与“实际使用有没有效果”直接对等,除非是作考古或有文化理由,是否合乎“传统”、“标准”其实是次要。

这并不是指“传统”与“标准”没有用,因为“传统”与“标准”本来就是来自于前人综合了经验而得出的结果。但很多时到了今人手中,就变成了一些僵化的法规,不可改动,甚至不能调节,但明显这样的武术是“死”的,亦不利传承与发展。

Lyoto Machida 的改动并不会使人觉得他“不够空手道”,反而很多人以他作例子,证明竞技空手道的技术与时期掌握,亦能在MMA中使用。

【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Crane Kick/前踢】从《The Karate Kid》到UFC的Lyoto Machida

【MMA】轻量级升重打无限量级比赛 巴柔天才 vs 空手道家

【UFC 239】Masvidal 5秒击败Ben Askren  创组织最快纪录

【真飞膝教学】助跑飞膝为何难以发力 跟膝击推髋发力截然不同

【拳击】Seniesa Estrada 7秒击倒对手 刷新女子拳击最快KO纪录

重温李小龙十大经典金句︰【点击图片放大观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