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拳】融入兰州拳法 参考敦煌壁画动作倡“退反”中国哲学

撰文: 赖家俊
出版:更新:

在武侠小说中,武功秘笈经常藏于主角意外发现的隐蔽洞穴中。今年正值敦煌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在中国有一套拳法便是源自这个藏经洞,这套拳法亦因此而命名为“敦煌拳”。

敦煌藏经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镇的鸣沙山东麓莫高窟断崖上,1900年因一次意外,从中发现大量横跨四至十一世纪(大约魏晋南北朝到北宋)的历代文书、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可惜当时晚清政权衰弱,多个外国考古团在中国西北“寻宝”,这批文物在缺乏政府保护下辗转为这班考古人员取回自己国家,让敦煌国宝大量流散外地至今,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网上图片)

大家不要误以为这套“敦煌拳”是怎么中古时期流传的武功拳法,敦煌拳是参考敦煌壁画上的动作,由原甘肃武协主席、已故武术家王得功于九十年代所研创的一套套路拳法。

1992年,王得功与其研究团队,响应中国武术协会呼吁,认为兰州和敦煌距离很近,文化同源,应当做敦煌壁画与兰州传统武术结合的文章,创立敦煌武学,弘扬传统武术。他们在敦煌莫高窟考察,发现敦煌壁画和雕塑,有不少有关武术形的造型,当中不少涉及徒手格斗的记录,例如在第428窟中的《对打图》。壁画又有大量武舞画像,例如285窟中的《力士舞》、53窟中《蹲射图》等,又有涉及剑术的壁画,如61窟西壁佛传屏风画,画中动作刚劲有力,手、眼、身、剑,浑然一体。这些中古与武术图像有关的记录,都是中国武术源流重要参考资料。

在网络上发售的《敦煌拳拳谱》(孔夫子旧书网)

他们研究还发现,敦煌壁画和雕塑表现的武术很多源自当地民间习俗,当中有许多动作与兰州当地的武术拳路颇为近似。比如说掌形,在国内的拳法中一般都采用柳叶掌,也就是五指并拢,但在敦煌壁画的武术中,基本上都是“八字掌”,而兰州拳法就是使用的“八字掌”,即大拇指伸开。又例如脚尖微翘、臀部突出等动作,都和兰州拳一样。

敦煌拳的拳法套路取自敦煌壁画的佛教典故与名称,因此形态会类像壁画中的人物动作。拳法以敦煌壁画造型为骨架,以兰州手臂拳意韵为基础,以通背拳劲道为风格并吸收太极连绵纾缓的特点。武术造型将敦煌壁画中第61窟经变图(即佛教经典里的文字故事述说内容以图画艺术形态来展现的图画)、249窟、289等窟中的摩诘献书、阿修罗腿、飞天散花、反弹琵琶等动作赋予武术技击意义,形成了以敦煌母拳为基础,以各式招法为核心,以健身套路为支撑,以各类器械为补充的完整武术体系。

敦煌拳的拳姿(搜狐新闻“甘肃零距离”)

据搜狐新闻“甘肃零距离”介绍,敦煌拳在创设之初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明显特征是所谓“曲则全,枉则直”,它将身体的关节的屈著意展现,并呈现方的外形,在技击时屈中发力使劲,这也是它有别于任何拳法的根本不同处。“退”是敦煌拳的主要步伐,它的技击招式是在后撤步、鸳鸯步、倒丁步等后退中完成的,达到退让中出招、出奇制胜的效果,据报这设计是为了符合中国“道家”思想。而“反”更是敦煌拳的另一大特色,尤其是敦煌拳的腿法大量采用戳脚的腿法,通过后撩腿、背丁腿、背丁拳、戳指掌等反向的拳、掌、指、腿、脚法使用,使敦煌拳在出其不意,“反”者道之用得以实体展现。

2014年,兰州市武协副主席王建中(王得功长子)及夫人赵喜平受邀参加于上海举行的中国武术博物馆传统武术展演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现敦煌拳。现在,敦煌拳亦是甘肃兰州一带部份中小学的武术活动课程。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晓得大家能否尽数?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

+7

八种太极发劲方式,点击图片观看文字说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