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日本竞技推手大赛 究竟是“顶牛”还是重现太极技法?
上月初日本举行了第四届全国竞技推手大赛。这项由中国太极拳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近年来在日本也愈来愈受欢迎。主办单位期望,竞技推手未来能够像柔道一样,发展出专属于视障人士的比赛。而今次的选手,则有望参加明年于台湾举行的世界大赛。
竞技推手90年代兴起以来,就一直受到广泛讨论。有人讥讽竞技推手为“顶牛推手”,根本不能发挥太极拳的听劲功夫。但对部份太极拳习者来讲,这种比赛确实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并让他们练习到太极拳的摔挞技法。
延伸阅读
飘洋过海的竞技推手
是次比赛由“全日本竞技推手连盟”主办,今年11月初在东京举行。该会主席板野真雄曾在2018年于台湾举办的全国大会中,赢得100公斤以上级别的冠军。虽然受疫情影响,今次比赛的规模较小,但依然吸引到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到场参赛及观摩。
参赛者分为男女组别,其中男子组需要按照体重,分成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以及容许各个量级参加的无差别级。至于女子组则只设无差别级。
对赛双方必须先以弓步的姿势,站在前方后圆的两块踏板之上,并以太极推手的架式轻触对方手臂。待比赛宣告开始后,他们便要以太极拳的手法,将对方摔开或推离踏板。如果明确使对手失衡,便可以取得分数。若然双方同时离开踏板,则作平分论。但期间不能用打击技、关节技、缠颈等,也不可以抓住对方的衣襟和四肢。在7分钟的比赛时间内,谁能取得较多的分数便为优胜者。
为视障者创先河
今次的参加者当中,有不少都是资深的中国武术习者。例如轻量级冠军西尾嘉洋,便曾经去到内地及台湾学艺。而重量级冠军竹村秀敏在太极推手之外,也参加过散打比赛。两人最后于无差别级的决赛中碰头,并由竹村秀敏胜出赛事。
竹村赛后接受访问时表示,他们逢星期三都会跟同门切磋研究,每个月亦会定期参加由板野真雄举行的交流研讨会,确保自己能够在重量级别的赛事中保持水准。
板野真雄认为,竞技推手有助习者体会中国武术的内涵,包括听劲、柔化、引进落空等。而接触型的竞技方式,亦相当适合视障人士参与。他希望竞技推手未来能够像柔道一样,发展出专属于视障人士的比赛。至于日本各地的选手,则可争取机会参加明年于台湾举行的世界大会。
太极拳的新形式
竞技推手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正式成形。在中国国家体委的倡导底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专业的推手队伍。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便曾经担任过北京推手队的教练。
除了类似于今次比赛的定步规则外,竞技推手亦有活步形式,参赛者可于一定范围内走动。手法也不限于推或化,缠抱、摔挞、绊脚均能应用,但打击技及关节技依然一律禁止。
对于竞技推手的看法,一直以来都有正反两派观点。反对者认为,竞技推手已经被竞技观念所完全覆盖,参加者为了摔倒对手取得分数,几乎不再理太极拳的听劲原则,纯粹就是比力气、用蛮劲。因此竞技推手又被谑称为“顶牛推手”。
但持正面意见的一方则认为,正正由于竞技推手容许了摔挞和缠抱,所以才能更有效地,将太极拳衔接到搏击训练。例如在竞技推手的比赛中,便会经常出现钳臂(Underhook)的动作,可以跟摔跤(Wrestling)技法互通。而这种竞技规则也方便太极习者,与其他擒抱型(Grappling)的武者交流。
另外亦有说法指出,传统的推手训练其实也踢、打、摔、拿。高对抗性的竞技形式,与推手的本义并不违背,太极拳爱好者毋须过排分斥。
【太极拳除了推手,还有八劲,不晓得大家是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