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协调查半数青年网上“报喜不报忧” 拒“放负”望建正面形象

撰文: 容育仁
出版:更新:

年轻人打卡文化盛行,热衷将生活放上社交平台,但原来不少人分享时却刻意会避免放负。香港青年协会(青协)“2024网络形象与情绪健康”问卷调查所显示,超过一半年轻人因“不想向他人透露或散播负面情绪”或其他原因,不愿在网上“放负”;近7成年轻人希望个人社交媒体,能给予别人正面感觉。

青协希望年轻人明白网络形象只占一部分,要加强了解、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建立正向自我形象。

青协“uTouch网上青年外展服务”为了解年轻人如何面对自己于社交媒体上所建立的网络形象、情绪表达及自身情绪健康的情况,早前针对12至24岁的本地年轻人进行“网络形象与情绪健康”网上问卷调查,成功收回1,651份有效问卷。

年轻人社媒偏向“报喜不报忧”

近七成青年希望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予人正面感觉,会先修饰言论及图片才上载内容。示意图(资料图片)

调查中近七成(66.8%)青年希望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予人正面感觉,会先修饰言论(58.1%)及图片(55.1%)才上载内容。五成六受访者(55.9%)不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负面情绪,主要原因是“不想向他人透露或散播负面情绪”(49.4%)、“帐户中的人并非自己全部都熟悉或现实生活的朋友”(21.3%)及“害怕他人会批评或胡乱揣测自己”(13.8%)。

调查亦显示,超过一半(55.9%)青年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分享的内容;七成(69.3%)青年在发布帖文前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内容,另有七成人(70.5%)会避免别人对自己分享的内容有负面感觉。

青协指调查结果反映青年在社交媒体倾向“报喜不报忧”,隐藏真实的个人情感,借此塑造正面的网络形象。

如长期抑郁 应适时表达情绪

香港青年协会督导主任陈英杰指出,青少年对网络形象极为重视,这对其自我评价及情绪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希望年轻人明白网络形象只占一部分,要加强了解、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建立正向自我形象;若因为担心网络形象而感到抑郁、焦虑或失眠,应适时表达情绪。

有海外学者指出,如网络使用者在社媒经常真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以理想化形象进行情绪表达,其主观幸福感会较高,同时焦虑和压力感也会减少,整体情绪状态会较健康。

“青年精神健康月”关注年轻人精神健康

为加强支援年轻人精神健康,呼吁公众关注及正视青年精神健康状况,青协将于3月订为“青年精神健康月”,除加强热线辅导服务外,亦会举办《邂逅二次元的我》网络形象情绪展及推出“网上自我疗愈之旅”,活动详情可浏览青协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