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SEN小学生网课困难 港大邀逾860人参与研究 提多项改善建议
新冠疫情促使面授课堂改为网上遥距授课,为了探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学生在网上学习时面对的挑战,在平等机会委员会的资助下,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佟秀丽教授和其研究团队推出相关问卷调查,展开首个通过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在疫情期间的网上学习挑战,以推广“数码共融”的研究。团队招募超过860人参与问卷,继而向25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和21名老师进行视像访问,最终研究发现虽然大部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能力进行网上学习,但他们对网上学习的焦虑感较高,学习成效包括享受感、应用能力、动力则较低,团队向各界提出多项建议,希望改善情况。
招募超过860人参与问卷
研究第一阶段中,团队招募506名家长或照顾者,包括327名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家长和179名一般发展学生的家长、254名小一至小六学生,包括158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和96名一般发展学生,以及101名老师,参与“网上学习态度问卷”和“网上学习过程问卷”。完成问卷调查后,团队向25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和21名老师进行视像访问,了解他们对网上学习的看法,包括他们对遥距学习模式的担忧和难处。
学生网上学习遇有利因素
调查发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学生在网上学习时遇到有利因素,根据家长及老师的分享,大部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足够运用电子科技的能力进行网上学习,而且以游戏形式例如加入排名赛的学习活动和多媒体电子学习平台,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即时回馈,更可增加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网上学习投入度。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网上学习同时面对多项困难
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香港小学生在网上学习时遇到多项困难,家长及老师指出,学生认为欠缺实体课堂氛围,产生孤独感,所以学习动力较低,而且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机会减少,所以他们在建立友谊上遇上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较少抄录笔记和缺乏课堂训练,所以学业成绩变差。
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遇到不同挑战
另外,在网上学习期间,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表示,遇到的困难有所不同,学生能在网上浏览非学习相关的资讯,因此有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的学生难以保持专注,其次,学生有较少机会学习社交技巧和社会规矩,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社交及沟通能力下降,此外,由于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网上学习时缺乏书写训练,因此更难掌握和提升书写能力,加上网课时间有限,并缺乏专业支援,所以有言语障碍的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上表现困难,由于缺乏情绪和集中力管理,相比只有一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有多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更难学习和掌握知识。
整体而言,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家长对如何监管学生的网上学习过程,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网上学习平台表示担忧,老师则在重新设计网上课堂活动,以迎合不同特殊教育需要方面表示困难。
建议教育界进行数码科技训练
研究团队向本地教师及临床从业员培训机构提出建议,有关机构应考虑把电子科技训练纳入教程,以提升学员的科技应用能力,活用科技为有各类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设计合适的网上教材,有关机构亦应为学员提供培训工作坊和课程等额外的培训机会,增加学员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或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等议题的了解。
至于本地小学,团队认为学校应为老师提供系统性的数码科技训练,让他们能够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设计具规划性和个人化的网上学习活动和课程,学校亦应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家长提供专业意见,让家长能够支援孩子的网上学习过程,而且学校可与研究人员合作,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更省成本和时间的网上评估和训练,例如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言语、语言和阅读实验室研发的I-DID评估和学习平台。
团队建议老师及临床从业员,可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设计完善及个人化的网上学习活动及教材,以积极推动“数码共融”,他们亦考虑在网上课堂内安排有特殊教育需要和一般发展的学童组成“共融小组”,以制造一个平等共融的学习环境。
吁家长更积极地协助子女投入网上学习
团队更指,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家长可更积极地协助子女投入网上学习,在社交及情绪表达上给予子女更多的支持,以及适当地向校方和老师表达自己对孩子在网上学习时的顾虑,家长亦可在家担任“老师”角色,透过熟习及应用最新的科技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例如可透过参与综合评估和训练课程,以了解子女的优点及缺点。
香港政府方面,团队建议港府可考虑向本地研究增加拨款,以利用先进科技和科学方法研发具实证支持的多媒体的教学和训练平台,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援,政府亦可考虑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更多支援精神健康发展的资源,以建设可持续的共融社会。
根据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团队认为平机会应积极支援和编制一套专为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而设的网上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