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中心|黄锦辉:半导体等是港强项 邱达根:国家实验室吸人才

撰文: 文睿
出版:更新:

香港与内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加快建设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香港01》邀请三位具创科背景立法会议员探讨如何具体落实《安排》,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认为半导体、AI金融、生物医疗是香港强项;身兼商汤科技顾问的尚海龙倡国家出资购科研装置在港落地做研究;代表科创界的邱达根认为在港设国家实验室有助吸引人才。

特首李家超正在北京访问,他昨日(15日)与国家科学技术部长王志刚见证了创科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昨日(15日)与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广军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安排》有六个合作重点包括︰

一、深化科研合作,提升香港创新科技能力。
二、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深度融入国家创新网络。
三、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壮大香港与内地高新科技企业。
四、促进人员交流,开拓香港青年在创科领域的发展空间。
五、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加速构建香港成为国际科研之都。
六、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两地合作保障机制。

黄锦辉以河流比喻科研发展过程

国家全力支持香港建成创科中心,香港又应如何去配合国家的发展策略呢?两会期间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新组建的科学技术部承担。

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黄锦辉表示,相关改革意味国家的科研发展从此由中央层次推行,相信未来会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香港政府要大力吸引内地公司同人才。”

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选委界立法会议员黄锦辉表示,两会期间通过科技部重组,他认为这意味国家的科研发展从始由中央层次推行。(廖雁雄摄)

黄锦辉又指,随著国际形势改变,国外磨擦升温,国家依赖内循环以修复疫情遗留下来的影响,但未来更要做好科研发展,以达至自主自强。而香港在这个过程中,正扮演“对外”的角色。

至于何谓“对外”的角色,黄锦辉解释时以“河流”比喻研发至产品量产的过程,他指“上游”阶段:香港可吸引更多商家来港设实验室,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的科研人才来港,专注初步研发工作,“混合各地人才,因为海外科研人才对科研圈子有唔同认识,嚟到香港聚集一齐,可以令到香港科技国际化”。

至于“中游”阶段则是将研发所得的技术转移至内地制成成品“试水温”,若反应良好再量产。最后,便是“出海”阶段,利用香港的平台推广至国际,香港在这个阶段正好扮演重要的角色。

半导体、AI金融、生物医疗属港强项

究竟香港哪方面的科研发展具备优势?黄锦辉认为半导体、AI金融、生物医疗均是香港可致力发展的科研部分。他指香港擅长科技融资,这恰巧是内地科学家所欠缺的支援,也属香港可利用的优势,透过连系多个融资渠道,探索投资机遇,带领内地科研人才一同发展。

尚海龙倡国家购装置 香港落地研发

而身兼商汤科技顾问的另一立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尚海龙指,港府早于2018年已与科技部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惟过去因疫情及社会事件影响,不少计划最终未能“落地”,今次再签署《安排》意味国家十分重视与香港合作的科研发展。

不过,尚海龙坦言,香港非大市场,要成为创科中心必需与国家合作,统一香港与内地的市场,使本港科研产品化、市场化。

尚海龙他认为,若国家的科研装置,如天文望远镜、电子对撞机、‎量子检测机器等可与香港共享,必定能大力推动本港科研发展。(资料图片)

他认为,若国家的科研装置如天文望远镜、电子对撞机、‎量子检测机器等,可与香港共享,必定能大力推动本港科研发展。他建议,如香港有足够的土地,国家不妨以“资金过河”形式,购买科研装置并设置于港,开展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方面,他建议扩大交流项目,让香港学生到国家科研院实习,甚至两地学校共同申请研发项目,协力发展。

邱达根指在港设国家实验室有助吸引科研人才(资料图片/邱达根fb专页)

邱达根:国家助港发展大型科研项目

科创界议员邱达根认为,香港科研正值需要国家给予发展机会的阶段,他解释指香港的科研成果及能力可以吸引世界人才,但过往只依赖学校的科研项目,难以大量招揽人才。惟倘若国家协助香港发展大型项目,不但在人才招揽上事半功倍,更对本地人才培养有帮助。

至于香港科研人员可以‍‍承担哪些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邱达根认为不是香港“可以”承担哪些项目,而是国家“畀咩课题香港”:“香港不同范畴的科研也十分出色,重点在于国家希望香港从哪一方面协助研发。他又指若香港可再设“国家实验室”,相信可以吸引上千科学家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