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冻薪”四年促上调 工联会批低过攞综援:唔够食一碟饭

撰文: 郑嘉惠
出版:更新:

最低工资委员会(低资会)即将开会,商讨 2023 年最低工资水平。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工联权委)联同相关行业工会代表今(26日)在政府总部门外请愿,指最低工资遭冻结4年,低过综援,通胀亦令劳工压力增大:“出咗半斤力,都攞唔返八両”,并请劳福局官员在会议上保障底层劳工,希望将最低工资调升至合理水平。

最低工资37.5元 难抵通胀压力

工联权委主任丘燿诚指,设立最低工资的原意是为了防止工资过低,从制度上保障无议价能力的“底层劳工”。但最低工资水平去年遭冻结后,一直维持37.5元,不但跑输通胀,甚至低于综援水平:“目前4人家庭平均每月综援金额系16,975元,但一对赚取最低工资嘅夫妇就得15,600元。”另外再加上疫情影响,领取最低工资的劳工仅勉强应付日常生活,并重申绝不接受冻结或微调最低工资。

“出咗半斤力 攞唔返八両”

香港护卫及物业管理从业员总会副主席王志雄则表示,各项的公共服务相继加价,包括10月即将调整的公屋租金,在疫情下,亦需额外增加支出购买防疫物资,令领取最低工资的工友捉襟见肘。“需知道攞最低工资嘅‘底层劳工’,好多系低学历、低技术、高龄嘅弱势社

群。”指他们普遍欠缺议价能力,往往只能透过最低工资的调升,而获加薪的机会。但“冻薪”及通胀却蚕食了他们微薄的工资,“以前出边廿几蚊可以买到10包即食面,依家38蚊食碟饭都唔够,出咗半斤力,都攞唔返八両”。

丘燿诚补充,“冻薪”的四年间,通胀压力不断升温,自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甲类消费物价指数累计升幅36.38%,而同期最低工资的金额累计升幅仅为33.9%,落后约 2.5个百分点,可见最低工资水平未能跑赢通胀。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在政府总部门外请愿,希望将最低工资调升至合理水平。(郑嘉惠摄)

“不少企业加薪 基层却冻薪”

香港环保物流及清洁从业员协会理事蔡英表示,早前不少大型企业,及公共机构陆续公布加薪幅度,如港铁加薪不少于3%、九巴及龙运全体加薪3.5%等等。她指出,在疫情下,清洁员是最辛劳、风险最大、工作量大增的前线劳动者,政府更应给予正面回应,以肯定他们在疫下的付出。

丘燿诚:最低工资非“糖衣毒药”

丘燿诚解释,坊间有说法指最低工资是“糖衣毒药”,会制造通胀、扼杀就业机会云云。他指实际上香港的整体通胀自法定最低工资实施以来大致温和,过往四次调升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并未对整体通胀构成明显压力,通胀是由众多因素叠加而成的,而法定最低工资仅是其中一项因素,不应过分聚焦,

他建议,若然最低工资委员会未能达成共识,政府应设保底机制,行政长官与行政会议理应按不低于通胀进行调整,保障“底层劳工”免受市场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