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引入本地波博彩 培养“香港美斯”不是梦?
东亚足球锦标赛今日(18日)将迎来中港大战,赛前国足与港队一样录得两连败,但无阻这场“例行公事”的火药味,国足队长于大宝日前表明必须“拿下”香港。
谈起香港足球,过去十年最经典可算是港足在世界杯外围赛两斗国足,引起全城狂热,惟不久之后又归于平淡。适逢今年是港足东亚运夺金十周年,当年政府乘势推出“凤凰计划”,资助足总改革香港足球,但十年过去成效不彰,不少人都慨叹,为何本地波始终“搞唔起”?
本地足球面对的限制相当多,缺乏资金是重要因素。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本月初讨论足球发展,多名本地球圈中人包括前港超球员黄耀富、足总董事陈志康等人,均以个人名义支持本地足球博彩合法化,希望刺激球市,究竟这是否振兴本地波的出路?
本地足球博彩问题,早在2000年代初推动赌波合法化时已有相关讨论,亦是不少足球界人士长年争取的目标。足球博彩只要配套足够,可为赛事吸引更多眼球,从而带来商业赞助、增加收入、吸引人才,反对者则担心会带来假波问题,最终议题到今日都未有处理。政府亦以“不鼓励赌博”为由,回避了这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本地足球发展局限,相信港人不会陌生。硬件而言,《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提到,每10万人口便应有一个11人足球场,惟现时康文署辖下11人足球场只得62个,以全港七百多万人口而言并不达标。莫说普通市民难有充足的踢球机会,就连职业球员都可能训练场地不足,或要光顾“炒场党”。
但除了土地问题,有一个结构性限制即使有球场都未必解决到,那就是资金。港超入场人数不多(本球季至今平均每场仅771人)、转播权也不能化为收益,联赛以至整个足总的商业赞助乏善可陈。翻查足总年报,“赞助、广告和赛事转播收入”数字近年浮浮沉沉,2017/18年度仅得477万,占总收入仅5%。现时足总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和马会,政府足球专责小组也承认此情况需改善。
商业赞助不足,连带球会和球员生计也受影响。个别大牌球队由于有班主大手投资,球员收入较高,但这些只是少数。而且,单靠班主注资的“老细足球”,其实是一盘回报无保证的生意,一旦班主意兴阑珊或其他原因不再“泵水”,球队就难以维持。以今年港超升班马流浪为例,班费只有约400万,要养25名球员,所以要起用不少年轻球员“挨义气”以低酬金踢球。
球员生计难维持 纵有球王天分亦难发挥
足球员生计难以保障,更难吸引有潜质的球员投身足球或支援他们持续训练。网上6年前就曾流传一篇名为“如果美斯在香港出生”的潮文,提到即使有阿根廷球王美斯的足球天份,在香港足球员生计难以保障下,最后都是被家人催逼读书,才能被埋没,虚度一生。内容或许有夸张成分,但相信一定程度解释问题所在。
整体环境限制下,不论是本地联赛球队,以至本地足球代表队,成绩都难有突破。现时港队世界排名为139位,只比2009年上升4位,要杀入世界杯决赛周,更是遥不可及。本地足球打不出成绩,球迷观看本地赛事意欲又会下降,赛事商业价值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球圈中人倡投注本地波合法化
对此,引入本地足球博彩是球圈一项相当普遍的诉求。本地足球的“先天优势”是时间良佳,一般于周末下午或傍晚开波。开放现金投注,可增加本地波受关注程度,长远为本地足球吸引更多商业赞助,增加球队和球员收入,不用只打“班主波”;政府亦可将本地波赌盘规范化管理,另立规例将投注彩池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本地足球发展。
当然,开放投注须有足够政策配套,如打击假波、防止利益冲突等。例如香港足总自2014年起,已与专门监测赌博盘口的数据公司Sportradar合作,监察可疑盘口防止假波;港人熟悉的英格兰球坛,当地足总亦明令禁止足球从业人员投注任何足球相关事项,以防潜在利益冲突。
十多年前讨论赌波合法化 政界反对声音大
2000年代初,港府为打击外围非法赌波,研究赌波合法化议题。球圈中人包括时任足总主席康宝驹,都以个人名义开腔支持将本地波纳入规范,认为这可增加本地波对市民的吸引力,连带提高观赛人数、转播收益等,重回八十年代万人空巷的光景。不过在那个年代,单论赌波已经极具争议。反对者一般认为赌波合法化会鼓吹赌风,开放本地波投注更会衍生假波问题,所以政界仍普遍认为未是时候讨论本地波投注。
结果政府公布的赌波规范化方案,涉及港队及本地的足球赛事一概不接受投注。当时民政事务局发言人回应传媒查询时亦指,足球博彩规范化的目的是打击非法赌波,当时非法赌本地球赛投注额不大,故暂时无意将本地赛事纳入规范。
“凤凰计划”徒具其形 罗杰承:投资有回报才有真正职业化
随著港队2009年东亚运夺冠后的足球热潮,政府于2011年推出“凤凰计划”,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港超联赛、加强青训发展、裁判培训等,政府分三年注资约6,000万元予足总推动。其原意是通过顶级联赛职业化,提升赛事水平,但计划被指成效不彰,没有对现时球员生计、场地不足等问题对症下药。当球圈“老细足球”本质不变,将原本的港甲改组为港超只是徒具其形。
在“凤凰计划”酝酿期间,再有论者建议本地足球博彩合法化,曾协助南华2009年打入亚协杯四强的前班主、“罗神”罗杰承指出:“只有足球投资有真正的回报,香港足球才能真正职业化。”他认为以马会的经验和能力,相信可驾驭本地足球赌波合法化所带来的管理问题。而最终凤凰计划顾问报告建议中,亦有提到“若在实施严密规例监控下,考虑容许博彩本地足球”;足总前行政总裁薜基辅、港队前教练金判坤,都曾以个人名义支持本地波投注。
官方指不鼓励赌博 区诺轩:日本乙组都赌得,为何本地不行?
当时足总官方认为,贸然推出政策或会导致打假波等问题,故决定在职业足球(港超联)推行至第五季后再作讨论。然而,这议题后来被束之高阁,政府没有再深入研究。2018年7月,政府发表《香港足球总会五年策略计划–中期检讨》,对于开放本地足球投注更是只字未提。
该年7月20日的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中,时任议员区诺轩质问为何马会的足智彩“连日本乙组、瑞典联赛赌盘都可以有,为何就是本地没有?马会投注站经常有些中年大叔在看日本乙组联赛直播,为何他们不是看本地球赛?”不过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陈积志回应指,特区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励赌博,又指看不到以上建议对推动足球的帮助。
这番解释实属似是而非。首先如上所述,开放本地足球投注,与赛事的商业价值是直接相关。更核心问题是,如果政府认为开赌盘等同鼓励赌博,那根本连16年前的赌波合法化都不应该出现。
况且赌波可能引伸的问题,如病态赌博、假波等,现实上不可能完全禁绝,因为有波必有赌,这是人性,地上不赌地下赌,本港不赌境外赌。所以,目前本地波在香港未有接受投注,但近年香港球圈仍曾爆出零星的假波丑闻。反而,通过刺激球市增加球会及球员收入,可起“高薪养廉”之效,减低球员因薪金微薄受“引诱”的机会。
足球团结人心 商业价值值得深挖
足球是本港最普及、最受欢迎的运动。数万人一起在香港大球场大叫“香港劲揪”,看著港队赢球,更有团结人心的作用。但足球运动需要资金,总不可能永远等待大老板注资。增加联赛的商业价值,令其自行发展才是长远之道。如果政府真的认为引入投注不可行,就应该深入解释具体有什么技术困难、现时到底欠什么条件,例如是否政府没有信心监管妥当,但“鼓励赌博、假波问题”本身肯定不是具说服力的反对理由。
东亚运动会夺冠至今十年,当日为港队顶入追和一球的“陈七”陈肇麒,亦已步入职业生涯后期。回想他多年前受访时,曾称西班牙球星韦拿“踢法似我”,被网民揶揄自比国际球星。但其实这不应该是一个笑话,香港一样可以产出自家的球星,像日本的本田圭佑、南韩的孙兴慜一样,比亚洲人身份立足国际球坛,就看政府有没有决心为年青球员提供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