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汤家骅:首先要缓和愤怒 促无前提下开启对话

撰文: 梁妍玲
出版:更新:

反修例风波持续,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今日(14日)于香港电台节目《给香港的信》中表示,政府虽然未必能够满足反修例的所有诉求,但首要方法是缓和市民的愤怒和不信任,促请政府和民主派开启对话,踏出达成共识的第一步。

汤家骅表示,希望所有人能够踏出所属圈子、尝试对话,亦希望政府会以智慧(good sense)处理问题。(资料图片)

汤家骅表示,不论政府用暂缓还是撤回等字眼,都已明确表明政府不会在没有得到公众同意下重新启动修例,法案亦会在明年七月失效。他表示,虽然政府难以满足所有的诉求使事态得到缓和,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来自青年的愤怒,以及对港府及中央政府的不信任。除非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否则即使满足反修例的诉求,类似的愤怒只会在下次争议时再次爆发。

他又指,与青年有关的民生政策无可否认是重要的,相关议题可以透过资源分配来处理,但有些人认为金钱不是万能,更重要的是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他坦言,香港仍然缺乏民主,导致占领中环及反修例事件发生。

他列举过往导致政改失败的因素,包括民主派与港府或中央政府缺乏诚恳的对话,民主派坚持要求公民提名特首,但全国人大常委的831决定相对保守,引起民主派的反对。因此他提出首先要开启对话,指“妥协是政治的艺术”,对话是达成共识的开端。其次,对话不应有任何前设,双方进入会议室时应两手空空,否则只会扼杀有意义的对话,第三,他指政府一直表明愿意对话,因此民主派在不放弃他们的理念的原则下应该释出善意。

他坦言,政治人物应该尽力为公众利益为本,而民主作为大部分市民的愿望,希望所有人能够踏出所属圈子、尝试对话,亦希望政府会以智慧(good sense)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