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会报告忧港变“一国一点五制” 曾向张建宗表忧虑

撰文: 彭毅诗
出版:更新:

英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昨日(4日)发表调查报告,探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启示,其中一章调查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的情况,指出委员会担忧香港确实走向“一国一点五制”(One Country, One and a Half Systems),对比起维持《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委员会亦相信中国政府对待香港的方式趋向“一国一制”。报告又提及,英国外相侯俊伟和外交部亚太事务国务大臣田铭祺(Mark Field)曾就《金融时报》编辑马凯签证被拒和香港民族党被禁止运作等,向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达忧虑。
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表示,近年前往各国讲述香港民主进程,跟官员、议员和媒体交流,也离不开讨论“一国两制”,为了清晰展述香港遭到北京打压,“一国一点五制”是他们向来惯用的说辞。他认为,脱欧问题缠绕英国多时,本来亦不寄望英国国会的调查报告,但在此时此刻严厉批判“一国两制”实施状况,“居然直接表明对于香港沦为‘一国一制’的忧虑,实在值得好好一读”。
香港特区政府回应称,自回归以来,香港一直严格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充分体现“一国两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实。

英国会报告斥中国对港趋“一国一制”。(截图自英国国会网页)

这份英国国会的调查报告旨在探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占份量愈来愈重下,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启示。报告形容,中英关系是辩论英国脱欧后外交政策上一个重要议题,希望了解中国如何处理国际的法律、规范、规则和机构,以及研究中国内部政策、社会和经济管治与外交政治的关系。

委员会在2017年11月21日展开调查,期间完成五场口述作供的环节,当中第4场在今年1月举行,内容与香港有关,包含香港目前和未来的情况,谈及英国在《中英联合声明》的角色,作供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和学者,委员会成员去年9月亦先后到访北京和香港,在港期间由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招待。

任外国记者会(FCC)第一副主席马凯,被入境处拒绝延长工作签证申请。他曾主持过香港民族党主席陈浩天的演讲。(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在《中英联合声明》部分,彭定康作供指,香港主权移交至中国后首10年间,中国已经“推翻”(rowed back)部分民主改革的承诺, 但香港依然有强的公民意识,而且在经济和政治自由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魏简就提醒,《中英联合声明》没有为以行动支持香港的自治提供坚实的基础,因为《中英联合声明》赋予的保障(assurances)非常脆弱,原因是当中没有具体说明一个解决争议的机制。

至于香港的自治情况,魏简形容中国没有公开违反《中英联合声明》或《基本法》,但就淡化、尝试绕过和改变不同承诺,包括北京干预香港的法治和提出全面管治权,以及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彭定康则指中共统战部和中联办变得更活跃,香港制度各方面都受愈来愈多的控制。

在“中央政府与香港法治”部分,委员会提到人大释法,指香港司法机制必须考虑人大释法,三个作供的人和团体都提及立法会议员宣誓案,又形容该次释法并非寻常。

田铭祺去年11月访港,与时任署理特首张建宗会面,报告指,当时田铭祺向张建宗表达对香港法治的忧虑,但田铭祺亦向委员会表示,香港的法治仍然坚实。访问正值《金融时报》编辑马凯被港府拒绝延长工作签证,田铭祺亦告诉张建宗,港府的决定要承受削弱营商信心的风险。

报告亦谈及港独,侯俊伟告诉委员会,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令人忧虑《中英联合声明》保障自由和权利的情况,虽然并无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但英国政府不接受表达支持或主张改变宪政秩序就是违宪的说法,又留意到香港的言论自由获《基本法》保障和《中英联合声明》等保障,他已向香港的“高级官员”表示关注,包括张建宗。

报告结尾写到,中国政府、英国政府和证人都重申“一国两制”的重要,但委员会担忧香港确实走向“一国一个半制”(One Country, One and a Half Systems),亦相信比起维持《中英联合声明》上的承诺,中国政府对待香港的方式却趋近“一国一制”。

委员会认为,香港政府明显针对的不只港独人士,亦包括给予港独人士解释的记者,而利用社团条例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就令人非常担心。委员会相信“一国两制”的原则,而且英国政府有权表示独立非香港实际的选项,惟自由社会的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意见,若港府日后针对港独行动的范围更加广范,会对《中英联合声明》所承诺的香港自治构成巨大威胁。

委员会支持英国外交部承认该国的承诺,透过国会半年报告等引起外界关注对香港自治的威胁,并促请英国政府继续向港府公开和私下地表达关注,建议每次中英双方部长到访对方国家时,英国政府都应该将香港的议题纳入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