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法】 学生识唱唔识解? 中学生:讲工人好辛苦起万里长城

撰文: 郑榕笛
出版:更新:

政府今天(9日)公布《国歌条例草案》, 条例订定为了体现《国歌法》第十一条的精神,草案第9条规定教育局局长须就将国歌纳入小学教育及中学教育发出指示。
未有立例前,现时全港大部份中小学都有已在校内通识课、音乐课或语文课上教授国歌,《香港01》采访发现,不少学生、包括不谙广东话的少数族裔学生都能琅琅上口唱国歌。但大部份都不求甚解,只记得发音和旋律,不理解国歌的背境和意思。有小学生更误以为国歌的内容与兴建万里长城有关!
大多数学生来自南亚裔或小数族裔的中学校长表示,推行国歌教育有助学生建立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

全港大部份中小学都有已在校内通识课、音乐课或语文课上教授国歌,《香港01》采访发现,不少学生都能琅琅上口唱国歌。但大部份都不求甚解,只记得发音和旋律。(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小学三年级的谭同学能唱出完整的国歌,但被问到知否歌词意思时,谭同学称:“讲紧工人好辛苦起万里长城。”就读中二的王同学则表示不太清楚国歌的意思,“以前老师好似讲过,但唔太记得”他认同唱国歌时态度应该庄严,但在重要场合唱便已足够,“多唱几次无咩大差别”。被问到是否支持国歌法立法,王同学同意国歌的权威应受保护。

本地学生对国歌的了解都是“半桶水”,非中文为母语的少数族裔学生情况更甚。身为少数族裔的9岁小学生Yamna能够以清晰普通话唱完整唱出国歌,然而Yamna却不明白个中含意,仅一脸雀跃地告诉记者唱国歌时感到开心:“因为我喜欢唱歌”,但她同时向记者表示,自己也喜欢唱校歌和其他老师教的儿歌。

其他较年长的少数族裔学生亦仅记得一两句零星歌词,中六的Ikra表示虽然低年级时学过,但平时在校很少机会唱,加上因语言问题,背诵歌词对她而言已经很困难,遑论掌握其历史背景。就读中六的Nimrah则表示,自己略憧哼出几句国歌歌词,但不明白当中的意义,并淡言道:“我是巴基斯坦人,但我也不懂唱巴基斯坦国歌,(所以即使我懂唱中国国歌,)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有中学生认为国家的权威应该被维护,在特别的场合至少要唱一次。(资料图片/林若勤摄)

学校约有7成学生来自南亚裔或小数族裔的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吉利径)校长陈巨培,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推行《国歌法》有助学生建立自我形象。他表示,虽然校内有不少少数族裔的学生,但实际上都是香港人,同时间亦拥有多重身分,“例如祖籍是一个身份,国籍又是一个身份;每一个身份,背后都有一定的意义”。陈校长表示,虽然学校目前只有在毕业礼上才播放国歌,他不排除学校将来会在其他重要场合播放国歌,以及教育学生有关国歌的出现及背景,让学生更了解中国的历史、国情,从而协助学生塑造自我身份认同。

陈校长谓,“中性去睇呢件事,我们不要从政治角度去睇”,让学生认识国歌从架构上来看,是一种身份的教育,当中包括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由自我出发到同社区、香港、乡下(不同祖籍),以及与中国关系,都是构成身份认同的元素”,“我们学校采取的态度,是尽量让学生知道自己不同的身份及其价值及意义”。陈校长续指,许多学生长大后,最终或会选择领取特区护照,成为“中国人”,故在校期间教授国歌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建构自我形象是好重要的”。

最后,陈校长亦不认为有需要向老师发出指引,订定何谓侮辱国歌行为或罚则,“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若学生于奏国歌的场合出现一些表达情绪的行为,反而我们觉得应了解其成因及就此对正下药”,较从法制上去订定那些行径是好与坏及罚则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