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影像】一个非主流的青年成功故事:跳上剧场的街舞表演

撰文: 林可欣 苏炜然
出版:更新:

一出由青年担任台前幕后的街舞剧圆满落幕。协青社年度街舞剧今年在台前演出一个与青年精神健康有关的故事,协青社嘻哈学校总监陈嘉玲说,主流社会对年轻人成功的想像,只狭窄得如品学兼优、考入大学,教他们难以于狭缝中成长,结果因为种种学业和家庭压力或朋辈关系等原因,有些青年无法想通问题,情绪困扰甚至轻生。陈嘉玲觉得,若年轻人有多些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运动、唱歌跳舞或什么康乐活动都好,至少情绪能平衡得到。她的嘻哈学校教年轻人跳街舞,每年招募学生演出街舞剧。一班来自不同学校的青年,历经两个多月排练,终于踏上沙田大会堂表演。也在后台“演出”一个属于他们的街舞故事。摄影:高仲明、撰文:林可欣、图片编辑:苏炜然

这是协青社第五年办街舞剧。往年主题谈梦想、谈传承,今年则以青年精神健康为题。机构的嘻哈学校总监陈嘉玲说,在社会对年轻人各种支援和解难课程以外,希望以街舞作媒介,同样鼓励青年正面思考生命遇到的困难。(高仲明摄)
阿𪸩(左)和炜晋以前看着别人踏上舞台表演街舞,自己也很想试试。今年街舞剧还包括少数族裔和他俩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陈嘉玲说,街舞是一种交流语言,每人都能成为表演者,也有平等机会演出。(高仲明摄)
一人一袋服装,装满演员们的服饰道具,他们转场要快速换衫转造型。(高仲明摄)
以为演员会好紧张,他们临出场前半小时却依然从容淡定。场内测试广播观众入场提示,他们听到突然面色一变。负责监督舞台社工说:“好彩你哋仲识紧张”,最后嘱咐他们留意转场时间和观众临场反应。(高仲明摄)
青年在这里结识志同道合的街舞朋友,几个月来排练出默契,难以取缔。(高仲明摄)
前台灯光亮起,最后倒数。有份排舞的青年导师小肥希望,演员享受台上每一分钟:“来到最后一刻,无需再为害怕跳错舞步或忘记什么演出细节而紧张了。”(高仲明摄)
男女老少也来睇骚。街舞剧是一场台上台下的互动。演员们最希望台下有掌声有反应,“这对台上的人来说是最大的肯定,苦练多月什么也值得。”(高仲明摄)
饰演“一念”的女生轻轻跳着舞。她饰演一股正面思考的精神,对白道:“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所有决定都在一念之间。”(高仲明摄)
街舞剧结合剧场及不同的舞蹈元素。连场歌舞串连成一个有起有伏的故事:两个主角因家庭和朋辈关系感到情绪困扰,失落而绝望,寻死前交托自己心爱的物件,说什么也带不走了,最后身边的师友把他们从悬崖拉回来。(高仲明摄)
不论家境贫富或是否遭欺凌的主角也在成长遇到问题,故事像你像我。演员说,遇到困难要找人求助。(高仲明摄)
早在定题时,陈嘉玲与一班社工已留意到现今青年精神健康问题严重。据2017年的立法会文件,2016至2017年间共有3万5千名青少年诊断有精神健康问题,较5年前增加7成,青少年轮候精神科非紧急新症时间约一年三个月,较成年人更长。(高仲明摄)
陈嘉玲的机构提供24小时“真人接听”热线,有些青年半夜致电说在天台在马路边,欲轻生离开人世,社工希望他们在悬崖边缘的一念之间,醒觉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主角请现场观众上前拥抱,像平日也要多关心身边人。(高仲明摄)
这街舞剧更教晓演员纾压,阿𪸩(右二)说紧张时就会跳起剧中示范的减压操。(高仲明摄)
一班跳街舞的青年也许也是故事本身,讲述一个挥洒汗水、心思和时间苦练街舞的故事。(高仲明摄)
很多演员谢幕时收到亲友送上花束恭喜GOOD SHOW,有人眼眶红了。一出自己演出的街舞剧要落幕了。他们的街舞故事待续...(高仲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