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Boring — JANE PAIN:对抗存在焦虑感的 case study
本地独立暗黑 noise rock / post punk 乐团 David Boring 于 2017 年推出首张专辑《 Unnatural Objects and Their Humans 》;这一星期,他们正在美国得州的 SXSW 音乐艺术节演出,在这之前乐队再发表新曲及 mv〈 JANE PAIN 〉,作为“ Their Humans ”的全新音乐企划的开端。这首作品对乐队来说,是一次对存在的焦虑、暴力、复仇与歌德文学的一次探讨及忏悔。
David Boring 的新作〈 JANE PAIN 〉连同 mv 发表,歌曲是一贯乐队的 noise、post punk 格调。开首先以如额我略圣歌( Gregorian chant )的和唱热身,继而切入失真结他让大家进入状态,鼓点如军乐步操而来,刘静半吟半唱像发表宣言...
Jane Pain 这支单曲可解读为一个为对抗自身对存在的焦虑,衍生出来的自我摧毁/ 自我保护机制,并以幻化成一种追求淡然存在的卑微心态。歌曲采用第一人身角度为其平凡的悲剧作出的一段吿解或辩证。其主角内心矛盾错纵的意识流是乐队“ Their Humans ”章节的歌曲中采用的术事手法。 曲目〈 Jane Pain 〉 一词引伸自两个已然存在的“ 个体 ”或概念:1) Jane Doe,一个在西方社会常用统称某假设性“ 任何人 ”的代名词,或一具身分不名的尸体;以及 2)“ 雌性体 ”的 Brian Emo - 另一于“ Unnatural Objects and Their Humans ”大碟中登场的人物 - 其人物研究冷冷纪录著当下年轻一代于残酷而扭曲的现实社会中的自身挣扎。
At the end of the awakening you let that something die. So when the bad things come at you, there’s nothing left inside
这音乐录像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
1. 一段 found footage ( 拾得录像,一种惊栗伪纪录片的常用手法 ),表面上监视器正播放一场猎奇仇杀事件;
2. 然而一切场景设置和布局却直指人物最内在的世界,俨然是向经典的哥德文学的致敬* ( *歌德文学其中一个亮眼的元素就是以物理性的现实场景影射出角色心理上的窘迫,例:将一个思绪紊乱的人物置身在如迷宫一般的大宅内 )。音乐视像以脉动曲张般的光与影,带动令人困惑焦虑的诡异氛围。并以错乱美挑动被长久压抑的情绪后所带来的狂喜,表达乐队对恐惧这不受欢迎的情绪一种近乎偏执的迷恋。歌曲延续了 DB 一贯的暴力美学,挑起令人不安的暗黑情感,以此追求以升华“壮美**”所带来的愉悦和悸动。 (* *有关“壮美”( the sublime )的论述,早见于 1756 年柏克( E. Burke ) 的“壮美与优美起源的哲学探究”;1763 年康德 ( E. Kant ) 的“优美和壮美感情的观察”,简单而言,“ 壮美 ”是一种心理转化机制,从痛苦、恐惧的压迫下升华成为忘我、欲与宇宙万物相融合的超脱心境。)
扭耳仔就这首新歌问了 David Boring 点点的创作背后:
“ At the end of awakening, you let that something die ”那个 awakening 是指心灵、心智上的苏醒,还是肉体上的变态 metamorphosis 上的“苏醒”?那个“something”又是甚么呢?
这一点乐队不想解得太透彻,想听众自己意会,但可以说是一个对卡缪虚无主义论述的致敬
你们对死亡感、恐怖感、存在感有一致性的看法吗?
我地对死亡,恐怖感,有一动浪漫化的向往,可以参考上述文宣中对壮美/ 歌德文学的分析。
MV 中由袋爬出来的人是刘静来吗?MV 的整体感觉很震撼像 Chris Cunningham 为 Aphex Twin 拍的 Rubber Johnny,这个 MV 的灵感是来自甚么呢?mv 灵感是来自刘静对 cult 片的迷恋,哈哈。唔净指系恐怖片的美学,意识上一直觉得恐怖片系对人性探讨最确切同诚实既一种语言。
David Boring 正在制作“ Their Humans ”这一个 case studies 音乐企划,目的是想纪录及明白现今年轻人(不)能在这苛刻世界中生存的现况。
本地独立乐队DAVID BORING首张读本专辑 文字与音符刻划病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