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小玩意】父母如何影响孩子成长?
近日父母间及不同的亲子团体都鼓励“亲子共读”、“共玩”的理念,当中最重要的想法是家长与孩子透过一同阅读、参与游玩,双方皆可共同成长,亦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教院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暨儿童与家庭教育文学硕士课程主任刘怡虹博士解释说:“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除了可明白孩子为何需要父母在旁,亦可知道孩子的行为是否正常。”
刘博士以艾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说明,学说中把人的发展特征及需要分为八个阶段,因此亦有“人生八阶”之说,这次集中于0至6岁的成长,而父母在孩子0至1岁的时期较为重要,应常陪伴孩童左右。
0至1岁的信任时期
BB初生于世,一切事物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一个紧密亲切的关系,让他信任,才可有安全感。要建立一个依附的关系是透过相处,当孩子在生理、情绪上作出反应时,如肚饿、感到不适而大喊时,父母应即时作出回应,这会令他明白别人是会关注你,而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当信任的关系成功建立后,有助他之后不怕与老师、同学、朋友、伴侣等接触,因此,这段时期是作日系建立不同关系的重要基础
1至3岁的自主时期
这是孩子建立“我”和“你”的概念,刘博士以自己与两岁的女儿作例子。她会指着物件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我喜欢紫色,但当我指出喜欢紫色时,她便会说你不可以喜欢紫色。”即使她问你喜欢甚么颜色,任何颜色也可以喜欢,惟独紫色不能。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是自私、自我的行为,但父母不应加以责备,因为孩子正在理解“我”和“你”的分别。
3至6岁的进取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认知发展并未完善,因此好奇心强,喜欢发问,他们亦喜欢玩角色扮演。但有些家长则会因为小孩时常发问而感到不耐烦,如“问点解月亮跟住我”,也许家长暗中已头痛着该如何回答,太复杂的答复也难以简易地解释。刘博士认为即使孩子不懂当中的运作及字词,家长也应尝试解释,他们能吸收多少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