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露营教学】好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露营背囊收纳攻略
各种野外活动中,露营可算是最“老少咸宜”的一种,其难度属“挑战级”还是“休闲级”?中间变化的宽度很大,很多时都与目标与地点有直接关系,程度高低悉随尊便之下,基本上全年龄的山系爱好者都可以轻松参与,享受大自然的风光;而且大部分情况之下,露营更讲求野外生活技巧,有时候甚至比体能更重要,因此准备功夫亦成为这种野外活动重要环节。
如何将几十公升的物资有系统收纳?《实用露营教学》第一回邀请到资深山艺教练吴铵洋(Ken)分享“执背囊”的心得。
攻略1 编定物资清单
或许在每次露营之前,先要厘定一张物资清单总是多数人都会忽略的环节;除非阁下家居面积容许将所有物资铺满一地再慢慢收纳,否则每次露营的地点和目标都不同,当遗漏物资的意外在野外出现时便恨错难返;事实上物资清单亦有一个重要功用,就是用以在每次露营后检讨物资的使用率,如果发现自己每次都带同了多余的物资,纯粹提高重量的话,那下次便可留意,问清楚自己“这是否必须带备的东西了”。
攻略2 物资分类收纳
露营中最怕就是物资大乱分类不清,尤其在缺乏光源的地方,面对紧急情况却又找不到相配资源的话,绝对是自寻烦恼;因此露营友最好根据“衣、食、住、行、急、杂”的原则将所有物质分类,例如属“杂项”的绳子、太阳油、灯、或者“急项”的胶布、绷带、敷料和维修用品等,不妨预先分类存放,并在收纳时放在相近位置。
攻略3 记住“上重下轻”的原则
很多人都以为露营背囊就必须将重心放在底层,让背囊“站得稳”,其实这观念“大错特错”!因为从人体的结构来说,臂膀是可以用来承担重量的,重量在背囊底层的话,引力反而会将人后拉扯;相反,当重量在背囊上层,重量则能够压在人的臂膀上,同时更紧贴背部,避免了远足时背囊不断移位的麻烦。
攻略4 非紧急用品先放 营幕建议重新折叠
背囊的底部先放地席、睡袋、保暖衣物等非经常使用的物品;然后再铺上营幕、天幕等等。事实上现今新型号的露营背囊大多在下方设“U形”拉链位,真正遇上紧急情况的话,依然可以将底部物资取出;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就是营幕本身构造的问题,用本身附设的收纳袋装成“圆柱型”的话,是非常浪费空间的行为,因此Ken Sir建议将营幕连同营钉、营柱等从收纳袋取出,重新折叠成适合背囊的形状,营柱则垂直放在背囊内的角落,以节省空间;再之后便放入炉具和燃气等物资,以保持“上重下轻”的原则。
攻略5 食物要保鲜 一定要放在表层
除非甘心食用罐头等加工食品,否则煮食环节总是不少人享受露营的一大乐趣,然而当走到野外的时候,新鲜食材的保质更难,更加要注意保存位置,放于背囊最顶层,以免食材被压,加速变坏的时间;同时间,收拾背囊到内层的顶部外围,亦可以放入一张“求生毯”,加固外层以保护食材之余,背囊外表亦会更平整美观。
攻略6 外围尽量简洁 不要勾住外物
收妥背囊内层后,便轮到外层,通常都以“最少”为原则,以免东歪西倒地勾住山林间的植物和石块。Ken Sir建议背囊两侧的网袋可放“行山杖”和胶地布,以应付较远的路径,甚至连水樽都不建议,最好以附吸管的行山水袋代替,以减少路途中需移动或脱下背囊的机会;至于最顶端的背囊冚格层则可放紧急食粮、地图、指南针、万用刀等常用或者易碎的物品。
吴铵洋
香港攀山及攀登总会资深二级山艺教练
拥有15年全职户外教练经验,现职登毅户外培训总监,提供户外技术课程,包括山艺、运动攀登、攀岩、沿绳下降、独木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