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叶辉为皱褶世界 写出天堂之泪
撰文: 谭以诺
出版:更新:
或许,一切需要由叶辉的笑话开始。
叶辉在新书会中,谈了一个关于佛里曼《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这书的笑话。笑话是这样的︰从前,陈水扁读了佛里曼的书,认为世界是扁的;后来,薄熙来又读到这书,就说世界是薄的;近日,习近平读这书,又再次认为世界是平的。当然,这笑话本为博君一粲,却又能标示出当权者的独揽权力,但同时,也能从中看出词语的辩证和滑动。
【书介】当代男装的灵感泉源 吉士云逊摄影集《Icons》【最后机会】一览50位漫画家原稿 感受港漫特色纽约神级摄影师主理Miranda Kerr叛逆日本梦幻相集【香港国际摄影节】三个摄影师三种角度 以另类合照诠释家的构成
忧伤的天堂之泪
这一评语真妙,接下来大概也会猜想到,叶辉会借用德勒兹,说世界是皱褶(folded)的。德勒兹以葛雷柯(El Greco)画作说明皱褶,指画作上的油彩的分裂、融合、再分裂,不具情节不带叙事,不是描绘与表现,而是展现出一种处于变化的强度。叶辉的“博物式”散文不正正是如此吗?他在各种的事物和人物的掌故中穿插,分裂而融合,如像写“蓝调之王”B. B. King,三节的文字互相折叠,先是歌手的生平日常,然后是他的婚姻与工人身分的融合,第三节则外延至“大萧条时期”与世界,以说明时代,甚或是超时代的图像。有时叶辉笔力之深,足以爆开一个世界,就像把一张纸折叠七次,爆破开来一般。
然而,这次叶辉的《幽明书简》与以往的散文集有所不同,在于它的忧伤。开书的六篇,都是在怀念也斯,逝者到了“幽”界,生者在“明”中怀记,以图以文字越界,以图以文字穿越生死,就像书中有提到的,克莱普顿(Eric Clapton)为死去儿子作的〈天堂之泪〉(Tears in Heaven)─《幽明书简》或许就是叶辉的“天堂之泪”吧。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